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2023年8月至2024年12月,中央财经大学“艺心育苗”梦想实干家团队扎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省宕昌县,打造“艺心育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润心摄影社”等创新平台,通过驻点支教、空间改造、课程变革、资源协同等方式,以“支教+心育”双轨育人体系破解当地教育转型难题,让“心理火种”照亮乡村学子成长之路。从填补师资缺口到构建教育生态,中财大青年以“心火”点燃乡村教育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能。
在宕昌县实验中学的“艺心空间”里,“艺心育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创办人贺金山正在用团体咨询的方式缓解学生们的考前焦虑。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这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在完成一年支教后选择延期服务,带领团队用专业所长为西北山城培育“心理火种”。他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这样的数据:54次深度心理咨询、1.3万人次团辅参与、10万余元公益物资引进——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央财经大学五年接力构建的"支教+心育"双轨育人体系的一个缩影。
破局:从“输血”到“造血”的范式升级
2023年,当贺金山踏上宕昌这片土地时,这座刚脱贫三年的县城正经历着教育转型阵痛。全县近两百所中小学及教学点中,具备心理学背景的专职心理老师不到5位,“很多学校的心理辅导室长年关闭蒙尘”的现状,刺痛着这位心理学研究生的专业神经。
这种困境恰是中财大构建“心理帮扶+”模式的现实切口。自2019年定点帮扶以来,学校发现传统教育帮扶存在“三缺”瓶颈:缺专业师资、缺系统课程、缺持续机制。为此,学校创新推出“专业支教+心理赋能”复合型帮扶:五年间派遣28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驻校授课,行前为每位支教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培训,使支教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种子选手”。
图为中央财经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宕昌县学生共舞《一起向未来》。 贺金山 供图
“我们不仅要填补学科教师缺口,更要培育在地化心理服务力量。”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丽介绍,“支教是一件用心联结的事情,我们希望支教的孩子们能走进当地孩子们的心里,用一颗颗赤诚的心温暖一颗颗梦想的心。”
筑基:从“物理空间”到“心灵场域”的重构
在贺金山的推动下,宕昌实验中学办公楼一楼的闲置库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宕昌县首个心理健康教育“艺心育苗”工作室。这个二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贺金山将原本位于四楼的咨询预约区转移到了这里,他还设计了影像疗愈区展示学生创作的“情绪照片”,就连空白的墙都改造成了涂鸦毛毡展。“以前孩子们路过总是快步走开,现在午休时间这里都需要预约排队。”宕昌县实验中学校长马天霄感慨。
这种空间重构正在产生乘数效应:五年来中央财经大学向宕昌县教育局定向捐赠百万元支持“梦想中心教室”建设;改造22个班级“心灵角”;推出“艺心向阳”心理周报......
图为宕昌县实验中学班级心理角。贺金山 供图
硬件升级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以宕昌县实验中学为例,2024年全校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人次同比增长186%,严重心理危机人数同比降低16.7%。这种转变背后,是支教团成员将专业设计理念注入帮扶实践——贺金山带领7名心理学本硕团队研发的“艺术疗愈空间”,通过音乐调控、绘画疗法等手段,心理辅导接受度大大提升。
铸魂: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教育"的跃迁
每周由贺金山主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验中学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课程之一。这位00后教师开发的《探索心理超能力》系列课程,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自我探险家”“情绪急救包”“友谊创造营”等体验式教学,孩子们在音乐冥想中学习压力管理,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人际边界。“原来心理学不是看病,而是帮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八年级学生李玮在课后笔记中写道。
如果说课堂是生命教育的起点,那么田野则是其延伸的舞台。在探索生命教育的实践中,贺金山进一步创新教学形式,牵头成立“润心摄影社”。他将心理学课程与生物、地理等学科深度融合,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山野,在林海氧吧中开展生命教育素养课。
在活动中,贺金山引导学生用镜头捕捉自然细节。从苔藓的微观生长到飞鸟的迁徙轨迹,从溪流的蜿蜒到四季的更迭,学生们在拍摄过程中,结合生物课上的生态圈知识、地理课中的海陆变迁,思考生命与环境的关系。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让他们在自然中感悟生命的韧性与多样性。
固本: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的跨越
在宕昌县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会场上,贺金山作为支教代表向社会各界汇报了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而他在会场上所描绘的社会各界助力教育发展的愿景正在一点一点地实现:2020年儿童节,中财大向宕昌县捐赠100台电脑并向留守儿童捐赠生活学习资料;2021年,中财大团委开展了“助力宕昌 点亮梦想——CUFE梦想讲师团”专项行动;2022年,学校引入以宕昌县为重点实施区域的大型公益项目——“活水计划?宕昌书香小屋行动”,99公益日期间,全民为项目共筹集善款25万余元,用于为宕昌县10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打造爱心学习角;2023年,建立“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引进世窗信息公司向宕昌县捐赠全套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2024年,引进“索尼梦想教室”公益项目,捐赠近10万元创客机器人与科学实验教具......
图为2024年11月索尼探梦科学秀活动现场。贺金山 供图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思维。”宕昌县团委书记牛琰如此评价。这种思维转变在贺金山创建的“三圈赋能”模式中尤为明显:在校学生作为核心圈通过课程体系直接受益;教师和家长作为影响圈接受系统培训;社区居民作为辐射圈参与心理科普——由此形成的教育生态,使心理帮扶覆盖面扩展至全县11所中小学。
答卷:五年耕耘的乡村振兴启示
2024年12月,贺金山结束了他在宕昌县一年半的支教生活,临行前他收到学生赠送的手账图册《生为高山》时,中财大的教育帮扶已结出累累硕果:28名支教团成员累计授课超2.2万课时,中财大年均培训当地教师600余人次,宕昌县首次出现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的优秀学生......
图为学生赠予的手账图册《生为高山》部分展示。贺金山 供图
“教育帮扶既要'雪中送炭',更要'釜底添薪'。”中央财经大学定点帮扶挂职干部、时任宕昌县副县长张剑强调。这种理念也正在产生外溢效应:心理测评大数据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支持;接续开展“星火梦想讲堂”,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中小学生近4.5万人次。
站在五周年的新起点,中财大用实践证明了教育帮扶的深层价值——当“贺金山”们带着专业知识走进山乡,他们不仅传递着知识火种,更在重塑着乡村教育的精神基因。正如他在宕昌县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会场上汇报的结语:“心灵的春天,终将让教育的原野开满鲜花。”(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