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郑州大学:“金花”绽乡野 科技促振兴

发稿时间:2025-05-12 15: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郑州大学商学院“小金花”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进驻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河西村,开展为期14天的连翘种植科技帮扶工作。团队通过实地测量、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等方式,为当地连翘产业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

  科技赋能:破解连翘种植“低产难题”

  在陕州区的连翘种植示范田中,“小金花”团队对200亩试验田进行了为期数日的连翘生长数据监测与初期评估工作。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测量植株高度与果实坐果密度,一人使用便携式检测设备记录土壤湿度、pH值等基础数据,确保实验数据的全面与精准。

  技术负责人袁雅静介绍,此次试验采用的是“灵翘1号”与异型花的混合种植模式,通过优化花粉来源和授粉结构,有效提升了坐果率,结果显示较常规种植方式提高了82%,平均每亩产出鲜果突破600斤,创下近年来当地连翘产量的新高。

图为团队在基地进行连翘种苗调研。曹金卓 供图

  为了让技术落地生根,团队现场演示了多项数字化农业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墒情监测、远程灌溉预警系统、基于图像识别的病虫害AI识别系统等。通过手机连接设备,农户可以实时查看田间数据,做到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精准防控。“我们希望用科技手段帮助农户打破‘靠天吃饭’的旧模式,探索‘靠智种田’的新路径。”团队成员在讲解时说道。

  在短短几个小时的实地展示中,已有数位农户现场尝试操作这些设备,并表示希望今后能学习更多类似的数字化农业技术。“以前只知道种,现在知道怎么种好。”一位农户感慨。

  农户参与:深度交流解难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团队在河西村村委院内召开座谈会,与20余户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村民张建国坦言:“以前我们靠经验种植,不懂修剪和施肥,如今通过技术员指导,产量翻番。”

  团队共收集农户提出的37条问题,涵盖病虫防治、育苗技巧、采收方式等方面,计划编写《连翘四季管理手册》,并建立24小时线上技术咨询平台,提供远程指导服务。

图为团队与农户座谈交流。曹金卓 供图

  产学融合:种植专家开讲堂

  在河西村的扦插育苗棚,团队成员与种植能手孙鑫联合开展了连翘育苗实地教学。现场演示吸引了大量农户观摩学习。

  孙鑫介绍,自己在高校支持下,已率先引进组培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寒、苷含量高、成活率高等特点。

  据悉,团队联合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培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已培育3个优质连翘新品种投入试种。

图为小金花队员在田间开展技术服务。曹金卓 供图

  青春力量:00后团队深耕农业

  作为一支由00后大学生组成的助农团队,“小金花”成员平均年龄仅20岁,但服务农户已超过3000人次。他们顶着烈日采样、翻阅资料做分析,致力于用专业力量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我们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更要为产业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成员张圣欣表示。目前,团队已与当地政府签订3年帮扶协议,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曹金卓 胡一豪 丁清沅)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