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陕铁职院师生探寻生态民宿赋能乡村振兴路径

发稿时间:2025-07-16 14: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5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乡音悦舍”社会实践团队一行6人,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聚焦开发主体,厘清运营机制

  抵达天留村后,团队前期通过资料整理与村民走访了解到,该村依托秦岭北麓生态资源,以航天生态园为核心,重点打造了“农房小院”特色乡村民宿群,运营主体为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团队随后拜访了航天生态园运营经理曹星。

  座谈中,曹星系统介绍了天留村的地理、人口、资源及发展历程。曹星强调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是该村发展的基础。村内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农户参与、合作社统筹”的“四方联盟”运营模式。该模式下,企业对闲置农房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提升,并建立与村民的灵活合作与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的共享性与可持续性。

图为“乡音悦舍”实践团队拜访项目经理。王悦姣 供图

  沉浸式实地考察,感知业态活力

  为验证理论认知,团队在曹星引导下对天留村多元业态进行了实地考察。团队首先走访了由村民原宅改造的特色农家乐。成员们观察客源结构、菜品特色与服务流程,并与经营者交流经营状况与收入变化。一位农家乐经营者表示,旺季周末常客满,以本地及周边游客为主,销售当地土鸡、野菜等特色农产品使其收入显著提升。

  考察重点聚焦于天留村的标志性项目——特色民宿“小木屋”集群。这些木屋散布于山林溪涧间,设计理念强调“融入不打扰”。团队实地参观了不同主题的木屋,了解到其设计充分利用了秦岭山形特点:采用坡顶形态呼应山势;选用环保原木,保留天然纹理;设置大面积落地窗,模糊室内外界限,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山居生活”体验。成员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设计的巧妙与环境的高度和谐。


图为天留村特色民宿“小木屋”。王悦姣 供图

  此外,团队还详细考察了露营基地的规划布局、设施配备、安全管理及活动组织,认识到此类体验性业态对吸引年轻游客群体的重要性。

  凝练调研成果,服务乡村发展

  实践团队通过聆听讲解、实地观摩、访谈交流等方式,运用记录、拍摄、小型问卷等手段,全面收集了天留村生态民宿发展模式的信息。

  团队初步观察分析认为,天留村以特色民宿(特别是小木屋)为核心,联动农家乐、露营等多种业态协同发展。“四方联盟”模式有效整合了政府、企业、村社组织与农民的力量,将闲置农房转化为创收资产,使分散农户融入统一平台,变单一农业收入为旅游复合收入,探索了生态资源价值化的路径。

  带队指导老师在活动总结中表示,天留村的实践为高校研究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样本,其以民宿产业为切入口,撬动了环境整治、就业增收、产品销售、文化活化等多重效应。团队负责人表示将系统梳理调研资料,形成有价值的报告,助力教学与服务乡村发展。(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杨欢)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