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河南大学支教志愿者用多样化课程为乡村儿童启智护航

发稿时间:2025-07-16 15: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6月21日,河南大学“护苗·智启·薪传”支教团前往河南省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宁敦镇乡村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传承、现代科技启蒙以及安全教育普及三方面课程,为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草印漆韵传古艺,太极拳风润童心

  当古老的智慧与童真的笑脸相遇,非遗传承课为平静的乡村课堂注入了鲜活的文化气息。

  在锤草印花的课堂上,三年级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走出教室采摘野花野草,随后用明矾浸泡并晒干。他们将花草摆好造型、用胶带固定,再用小锤轻轻敲打,植物的汁液和形态瞬间拓印在素布上,留下大自然的斑斓印记。

图为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感受非遗“锤草印花”。陈慧玲 供图

  在漆扇的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着四年级的学生制作漆扇。一把素白的扇面和十几种古朴的彩漆让孩子们屏息凝神,学习点漆、勾画、荫干。流动的漆液在扇面上晕染、交融,幻化出意想不到的瑰丽色彩与纹理。

  在太极拳课堂上,志愿者们一招一式地教授着六年级学生“白鹤亮翅”“野马分鬃”。孩子们起初略显生涩,但很快沉浸在缓慢而有力的节奏中,在一呼一吸、一招一式间,有了对于中国古人“以柔克刚”“和谐共生”智慧的最初体悟。

  AI燃梦绘星河,童心驾梦向未来

  在“AI点亮童年”人工智能启蒙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未来职业探索之旅。

  孩子们踊跃分享职业理想,从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师,到遨游星辰的航天员,每一个梦想都闪耀着纯真的光芒。志愿者运用AI绘图技术,将孩子们的职业愿景转化为可视化图像,身着白大褂的小医生、手持教案的小教师等形象依次呈现。

  当打印出的“未来形象照”发放到孩子们手中时,现场充满了惊叹与欢呼。

图为孩子们和自己未来职业照的大合影。王沛瑶 供图

  “双防”为盾驱阴霾,种植勇气育青苗

  在“双防”宣讲活动中,志愿者们为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开展防性侵与防霸凌专题安全教育课,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志愿者在黑板上绘制男女卡通人像,引导学生用粉笔标注“需要保护的身体部位”,讲解隐私部位概念。同学们在标注过程中,逐步理解“身体边界”的重要性,志愿者同步科普“拒绝触碰,及时求助”的防护原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保护意识。

  防霸凌教育课环节,志愿者模拟“抢夺书本”“语言嘲讽”等场景,带领学生辨析不同形式的霸凌行为。通过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同学们学习“明确拒绝、寻求师长帮助、不做旁观者”等应对策略,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霸凌事件的处置方法。现场互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对“如何界定霸凌行为”“遭遇伤害如何应对”等问题形成清晰认知。

图为志愿者进入课堂开展“两防”教育并进行情景演绎。杨楚涵 供图

  活动结束后,支教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表示,支教团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更为他们种下了梦想与希望的种希望在未来有机会能再次举办。(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尚怡辰 杨楚涵 张晓灿)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