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洛阳师范学院:以法之名护航青春 共筑校园“零霸凌”防线

发稿时间:2025-07-18 13: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7月1日起,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师范学院“以法之名,护航青春”洛小普普法实践活动队奔赴洛阳市杨沟小学、月明湾社区、袁记社区等地,开展反校园霸凌专项普法实践活动。团队以“沉浸式普法教育”为核心,通过法治课堂、情景演绎、互动游戏等创新形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守护青少年成长的坚实力量。

  法治课堂:以案释法,播撒法治种子

  在杨沟小学、月明湾社区、袁记社区等地,实践队开设“以法之名,护航青春”主题法治课堂。法学专业队员化身“普法讲师”,运用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8条等法律条文,系统讲解校园霸凌的表现形式、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课堂上,队员们通过播放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短视频,生动呈现“同学故意毁坏财物”“恶意传播谣言”等隐性霸凌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是否属于霸凌?受害者该如何维权?”?

  针对学生提出的“遭遇网络霸凌不敢告诉家长怎么办”“目睹霸凌行为却害怕被报复”等困惑,队员们结合法律规定与心理学知识,分享“留存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向班主任或心理咨询老师求助”等实用方法。同时,团队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阳光心态,拒绝霸凌”专题讲座,通过角色扮演、情绪管理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从根源上预防霸凌行为发生。

  “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以后再遇到不公平的事,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杨沟小学七年级学生王同学课后激动地说道。??

图为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姚亚奇 供图

  情景演绎《懦骨生花》:法治护航,绽放勇?气之花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环节,大型法治情景剧《懦骨生花》在各个地区开演。

  故事以乡村校园为背景,讲述性格内向的初中生林小雨长期遭受同班同学陈莎、李明的霸凌,从被起“小哑巴”等侮辱性绰号,到书本被撕毁、文具被破坏,再到遭受推搡、踢打等肢体暴力。面对变本加厉的欺凌,林小雨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与恐惧,但在母亲的耐心开导下,她终于鼓起勇气,在青年律师的帮助下收集伤情照片、同学证言、监控视频等证据,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法庭审判场景中,威严的法官当庭展示完整的证据链,严肃指出:“校园霸凌不仅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更触碰法律底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施暴者需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最终,陈莎、李明在法律威慑下深刻忏悔,法院判决二人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道歉,并赔偿林小雨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共计7800元。

  当剧中林小雨坚定地说出“法律会保护每一个勇敢的人”时,台下师生、家长自发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图为情景演绎。姚亚奇 供图

  演出结束后,实践队组织“我是小法官”“维权大讨论”等互动环节,邀请学生模拟庭审角色,围绕“如果是你,会如何处理霸凌事件”“法律如何保障受害者权益”展开热烈探讨。“以前觉得霸凌离自己很远,看完剧才明白,每一个冷漠的旁观者都可能助长恶行。”杨沟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同学在分享中反思道。

  趣味游园会:寓教于乐,深化法治认知

  在杨沟小学操场,“反霸凌知识套圈大挑战”游园会吸引了全校师生踊跃参与。活动现场设置“法律知识问答区”“情景解谜区”“标语创作区”三大主题区域,将反霸凌知识融入到趣味游戏中。

  在套圈环节,学生需成功套中印有法律问题的立柱(如“遭遇霸凌后24小时内应该做什么?”“家长发现孩子被霸凌需保存哪些证据?”),并正确回答问题,即可兑换印有“对霸凌说不”“法律护我成长”标语的文具礼盒、卡通徽章等。

  “这个游戏太有意思了!我不仅套到了心仪的奖品,还记住了遭遇霸凌要第一时间拍照留证!”三年级学生赵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战利品”。

  此外,情景解谜区通过拼图还原霸凌场景,引导学生分析应对策略;标语创作区则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书写“拒绝霸凌,从心开始”“你我的善意,是校园最暖的光”等暖心口号。活动累计数百名学生参与挑战,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

  据悉,此次“三下乡”普法实践活动开展法治课堂5场、情景演出5次,惠及师生家长百余人,发放宣传资料百余份。活动后问卷调查显示,95%的参与学生能够准确辨别校园霸凌行为,88%的参与家长掌握了科学干预霸凌事件的方法,82%的参与者表示“遇到问题会主动寻求法律帮助”。团队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用专业与热忱,书写乡村校园霸凌防治的法治新篇章!(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张彦昊)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