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一封感谢信 两处心相依

  我们实践队在返程前再次来到江西省上饶市鄱阳湖畔美丽的三门村,队员们手捧锦旗和感谢信迫不及待地走进村党员服务中心大厅。收到锦旗和感谢信,村干部们既意外又惊喜,和队员们亲切地握手拥抱。经过几天的相处,他们已当我们是自家的弟弟妹妹,拉着我们话家常,关切地询问回校后的学业和工作计划,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我也默默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夯实专业知识,多在实践中增强自身本领,以后为社会多做贡献。

  此次的告别绝不是永别,一定会再回来看看他们,看看三门村在乡村振兴中坚定不移往前迈进的步伐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紧紧相握的手、充满希冀的眼神都在诉说心中的万千不舍,我坚信,有村委落实在行动,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门村老百姓的收入和幸福感会越来越高,村居环境会越来越好。 

图为实践队领队老师向三门村村干部递交感谢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佳敏 摄

  交接完工作后,流淌的时间不断拍打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三门村,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去和这些天陪伴的留守儿童道别。听说我们即将离开,孩子们十分不舍,我看在眼里,不忍在心里。

  我对其中一位孩子的事印象深刻,远在外省打工的父母曾许诺他暑假会回来带他出去旅游,偷偷记在心里的孩子早早就把暑假作业完成,一天天地等待父母的到来,然而,父母却因工作繁忙食言了。

  当时听完后我一时陷入了沉默,无法想象小小的心是如何承受大大的失望的,留守儿童的困境和心境从未这样真切的体会过。

  孩子的成长不能仅有学校教育,也不是只需要满足物质需要,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父母爱的陪伴对其建立自信、养成良好性格不可或缺,但迫于生计的现实常常让这样的希望化成沉沉的无奈。 

图为实践队曾陪伴过的孩子与实践队员们挥手道别。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秦小非 摄

  值得欣慰的是,我发现当地政府和村干部们也在关注留守儿童现象,因地制宜地在村中创建了果园种植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并支持当地金刚石特色产业的发展,吸引在外漂泊的村民返乡留乡一起搞建设、求发展。

  经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现已取得初步成效,如我们曾调研过的三门村一家火龙果种植基地的农户,就是为了陪伴孩子成长毅然放弃在外打工,回乡创业,如今日子过得红火。我衷心的希望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回乡的脚步再快一些,乡村振兴的建设需要他们一齐出力,祖国的花朵也需要他们用心爱护和浇灌。 

图为返乡创业的火龙果种植基地果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秦小非 摄

  最后,我们在珠湖乡乡政府集合,向乡政府递送了锦旗和感谢信,这些日子多亏有他们的热情的接待与帮助,我们才得以解决食宿等生活问题。如果没有乡政府的关怀照顾,为我们提供了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后勤保障,我们的实践活动不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各工作人员衣着朴素,心系在乡,每天奔忙于大大小小各项事务,我深深体会到乡镇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和实干精神,正是有这样一群真心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幸福的人民公仆,珠湖乡才有如今人民生活安康,文体活动丰富的面貌,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图为实践队与珠湖乡领导干部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佳敏 摄

  返程的车开动了,田地里的村民正在耕耘着,不远处的鄱阳湖一眼望不到边际,风轻轻吹动水面,闪耀着亮晶晶的微光,投在心里也泛起了柔软的涟漪。

  小小的一封感谢信、一面锦旗,不足以表达我们实践队万语道不尽的谢意和不舍,距离渐行渐远,心却紧紧相依。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告一段落,但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信念并没有停止,走进乡村看振兴,走出乡村长本领。我也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实打实地为社会做贡献,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通讯员 杜思远 陈英杰)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