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科技小院的“小珍珠”托起大梦想

广东海洋大学“南珠先锋”实践团的师生开展优质苗种繁育。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供图

  广东湛江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湾海域,一笼笼吊养在木桩上的珍珠贝,随波浪起伏摇晃。工人将母贝固定在木夹上,把贝壳撬开一条缝隙,用送核器将珠核植入贝内,再将母贝外套膜提取切片制成的小片贴到珠核上,一只母贝的插核工序一气呵成。

  在这群熟练的工人中,有十多名年轻的新手格外打眼:有的生疏地操作着,在贝肉里翻找了一分钟也没找准位置;有的围在老师傅身旁观摩,虚心请教插核手法。他们就是来自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珠先锋”实践团的成员们。

  广东是中国海水珍珠最大产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海水珍珠年产量约占全国70%,基本都集中在湛江的雷州半岛。广东海洋大学“南珠先锋”实践团深入雷州、徐闻养殖一线,依托海水珍珠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开展优质苗种繁育,正在用青春助力变“珠”为“宝”。

  变“珠”为“宝” 

  珠农一言不发地将“南珠先锋”实践团指导老师杨创业带至他的珍珠养殖渔排。珠农把锋利的刀口瞄准贝壳缝隙,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再举刀,打开另一只珍珠贝,依旧是死贝。杨创业回忆:“以前,一旦遇到灾害,插珠后贝的成活率只有25%-30%,贝死了里面的珍珠就变成了死珠,也没用了,珠农损失惨重啊!”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养殖贝类,2000年达到产业高峰,年产珍珠20吨,不少养殖户靠养殖珍珠贝致富。然而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天气频发,流沙湾夏季出现持续高温现象,大量珠贝惨遭厄运,成了当地珍珠养殖户的“噩梦”。

  “我们要想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杨创业说,“南珠先锋”实践团成员进行全流程的观摩和实践操作,调研海水珍珠产业的“卡脖子”问题。

  为了规避因高温引起的育珠贝高死亡风险,提高植核后母贝的存活率,“南珠先锋”实践团经过反复实验,推广了“分段接力养殖”模式,即春季和春夏之交,育珠贝在港湾内插核和休养,夏季高温期转移到湾外水质适宜的深水区育珠,夏秋之交再移回港湾内育珠。

  “目前,雷州、徐闻的珍珠养殖基地海水珍珠贝的成活率提高20%以上,南珠的招牌越叫越响。”杨创业说。

  每到傍晚,师生坐在渔排上,看着珠农们挥动着小刀,有条不紊地清贝、切片、插核,望着流沙湾海域波光粼粼的海面下,吊养着一笼笼珍珠贝,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最美的“丰”景。

  “自讨苦吃” 

  “我们手中的这个贝壳可是多才多艺又多金,不仅能产出优质珍珠,还对水质改良具有积极效益,帮助农民增收呢!”实践团成员谢心语拿着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自豪地说。

  如何利用广东海洋大学在海洋种业研发、海洋渔业发展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优势,更好地在科研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一直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师放在心头的大事。由18名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南珠先锋”实践团成功组建,正式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一线。

  “贝上常附着污泥和各种生物,导致贝张不开口呼吸,既影响珍珠的光泽,也加大了珍珠贝的死亡率。传统清贝方式对珍珠贝离水的时间和动作的力度把握要求较高,劳动成本大。”林雨静是“南珠先锋”团队成员之一,实践期间,她和团队成员都要随杨老师定期到渔排上,用刀把贝的附着物剥离掉。珍珠贝离水的时间有限,为了尽快完成清理工作,林雨静和团队成员常常顾不上吃饭。

  有时候出海取样,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跟着贝农乘坐机动木船,“海上天气变化多端,最怕突然下雨,有一次杨老师为了准时获取海区环境和珍珠贝生长的变化观测样本,差点掉进海里。”林雨静想起来就后怕。团队里的大部分成员都是第一次实地接触水产养殖,但只要下功夫,很快就成了“熟练工”。谈到渔排上的工作,林雨静笑着说,同学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没吃过这种苦,她本想着简单操作就能过关,没想到同学们干得非常努力,泥巴糊满双手,身上衣服湿透了一次又一次,也没有人叫苦。“从那以后,我对每颗珠子都多了一种特别的情感。”林雨静说。团队成员谢心语向村民介绍着育珠贝附着物生物清理技术,“利用篮子鱼啃食习性来清贝,既避免了人工清贝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也节约大量的劳务支出,还为珍珠贝的生存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珍珠贝存活率和珠层厚度可分别提高7.5%和20%以上。”科普声声入耳,村民们掌声连连。

  “只有在亲身体验过传统的养殖、清贝方式后,才知道我们把这个项目做好的意义,为农民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谢心语说。

  解民生、治学问 

  “通过实践团的工作,我才有幸深入生产一线,才真正了解养殖珍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虽然很辛苦,但也显著提升了我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姚嘉莹说。在实践团中,她主要负责育苗用水处理和水质监测。

  “因为我们的宣讲,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使用先进技术,我打心眼里高兴。”姚嘉莹感慨,第一次上渔排的林雨静有些兴奋,来之前,爸妈还吐槽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真的能够帮助农民和合作社吗?但待在科技小院里,她很快发现,不深入一线的研究是一种孤独的摸索,更是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借着“三下乡”的机会,她走上渔排,穿梭在车间中,开始扎到生产一线做研究。“这段时间深入珍珠贝育苗厂和养殖海区,与珠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产一线学知识,再回看读过的相关文献,才发现以前的思考太浅显了。”林雨静说。

  “村民们对我们太好了,我们在渔排上干活时,就给我们订盒饭。不在渔排上时,就想去大排档请我们吃饭,我们赶紧找借口跑掉了。”林雨静笑着说,“珍珠有多美,养珠人就有多苦,杨老师告诉我们,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的养殖户真的很不容易,我们的优化研究能切实帮到企业和合作社,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了,这也是我身为海洋大学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同学们褪去了骄娇二气,我从心里欣赏他们、认可他们。”指导老师郑哲说,“实践科研需要很强的毅力与热情,技术创新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攻坚克难、进行研发,我们坚信,技术的迭代与推广,可以为农产品创造更多附加值,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 

  记者手记

  “吃苦”者事竟成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1997年在全国正式开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三下乡”的大中专学生已经超过1亿人次,服务企业300余万家。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把课桌“搬到”乡村,亲身践行“青年人就要自讨苦吃”,走进工厂车间、街道社区,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热火朝天地当起了“小教员”“小专家”“小主播”。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农业专业学生奔赴养殖一线,躬行践履,不怕脏累,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新理念、新技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海水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增添了创新活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小院的求学实践经历,带给他们的不光是专业上的长进,更是综合素养的历练、爱农情怀的培养。

  时代向前,青年向上,大学生们把“吃苦”当成一种历练,压下的担子能挑,安排的工作敢做,练就真本领、真功夫,更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甜透”了农民心。以广袤大地为纸张,以奋斗担当为笔墨,这群年轻人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月 实习生 韩文艺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