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递听”——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快递员生命关怀团队开启新一站,在全国各地开展对于快递员的生命历程口述史访谈,希望通过此次访谈来为快递员群体提供情感表达渠道,书写基层劳动者奋斗史,也在访谈中从生命历程视角透视改革开放下半场中国物流行业的变迁。
为了能顺利地访谈快递员,在对资料和提纲有了较为熟悉的准备之后我才出发访谈。按着地图显示的站点位置,寻找趁着午餐时间休息片刻的快递员。实践似乎总不会那么顺利,几番寻找和被拒之后终于找到了站点里愿意接受访谈的快递员。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访谈快递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严雯斐 摄
表明来意,获得允许之后,我们切入了正题,在访谈过程中,我抛出问题,他回答。只是我们之间陌生的关系总容易让访谈竖起壁垒,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理论用于实践,我在访谈中寻找可以尽快打破壁垒的话题。沟通中,我了解了许多,拼凑出了受访者的人生经历。
此次访谈让我明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对话,或许受访者会因为陌生有所保留,但总有话题是可以引起共鸣的。这一次寻访,让我学会了如何快速打破与受访者的壁垒。共同话题、相似的体会总会让人拉近距离。访谈提纲,可以帮助我引导受访者往相关主题上回答,但不应该成为束缚我和受访者的枷锁。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如果一味按照访谈提纲询问,往往所获不尽人意,而若能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深入询问,往往能挖掘更多隐藏在回答之中的碎片人生。访谈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处,通过一段时间的聊天,素不相识的两人从彼此的询问与回答中勾勒出对方的点滴生活。访谈,又不同于寻常聊天,需要技巧和方法,在看似无意的聊天中融入技巧,使访谈者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尽可能多地得到有效信息。
图为午休后工作的快递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严雯斐 摄
从访谈中,我了解到受访者是外来务工的,而他自高中毕业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异乡生活。奋斗是生活的底色,幸福是奋斗的动力。当我问及异乡生活是否习惯时,他不曾表现出任何无奈,反而表示很适应,“如今这个社会已经很好了,什么都很便利”。在聊天过程中,我也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工作中遇到过的困难有没有让你想要放弃啊?”受访者摇了摇头:“什么工作都有需要克服的苦难的,快递员就是需要去克服像高温酷寒、数字管控这些的。”
实践让我知道很多人为了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常选择背井离乡,背井离乡不是被落寞渲染的,而是被激情润色的。家庭、美好生活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动力,奋斗带来的幸福感支撑着他们不断坚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生活日渐便利的当下,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好机会,我们能有更大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去提升自己的素养。只有把握好机会,在台下不断历练,当站在舞台上时,我们才能尽情绽放姿态。无数选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都在告诉我,光阴不该被挥霍,而应及时把握有限的时间,为自己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也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接替来临。困难也总会有,就像这样一次短暂的访谈,也是我被拒绝了多次之后才换来的,被拒、访谈不顺是我面临的困难。各行各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困难,总有不同的挑战。可是冬天再怎么漫长,也只是暂时的。困难也是如此,或许能拦住此刻的你,会让你的生活进程有所波折,但“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只要抱有希望和勇气,坚毅地迎接挑战,便会有战胜它的机会,“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这一次实践,给了我离开书本去探寻社会的机会,让我走出象牙塔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让我能更深入地看到社会劳动者为幸福而奋斗的姿态,也让我看到了更生动的人生,在实践中寻找自己能够为社会提供的微薄之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人的故事让我意识到了青春是短暂的,有限的时间里应该要拼尽全力去完成目标,将时间价值最大化。尽管此次实践短暂,却能够给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心。此行不虚!(通讯员 严雯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