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兰州大学 “丝路学堂”--为西部的青春与梦想上色志愿服务队在结束为期二十二天的支教活动后有感——和太阳花的相遇,值得一场郑重而盛大的道别与纪念
在和孩子们相处之后,与他们的相遇我认为值得专门用整整一篇文章来记叙的,他们的每一份笑容也都值得我一字一句地保存下来。
孩童并非无忧无虑,只是他们拥有强大的对于快乐的感知力。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总有一种神奇的“能够吸引快乐到来的魔力”,上一秒还因为一些小事而哭哭啼啼,丧泪挂脸,下一秒就会因为看到长满软刺的苍耳而兴奋不已,雀跃欢欣,这些时候突然会意识到原来我们早已拥有过小时候梦寐以求的超能力的。
在支教的一些瞬间,你会突然和过去的自己相遇了。无论是开心的你也好,不开心的你也罢,总之当这些曾经发生在你身上不断挑动你情绪的事现在发生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时,你会在心底里对他们纯真无邪的现在而感到庆幸,同时也在心底里去期望他们,能够通过对一点一滴小事的细腻感受的积累去成长成一个独立而又特别的大人。在一些你的这种希望意愿越来越强烈的时刻,你或许会突然间能看到他们未来的样子,从他们如何玩游戏,如何与你交谈,如何独立完成一幅属于他们自己的画作中,一点一点地勾勒出这些独特而又稚嫩的灵魂的模样。
图为志愿者为第二天的课程熬夜在黑板上绘制飞天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搏翔 供图
我在支教的时候总是每天都尽量让自己穿得认真一些,穿一些不同风格的衣服,这么听起来在我们一行人中我就很可疑了,但是的确,我是有自己的私心在的——我其实很想告诉这些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或许总有些人会对你所选择的道路指指点点,但是其实即使是同样的道路,不同的人走,看到的也会是不同的风景,所以无论将来你的选择再如何受他人评价,就像我身上所穿的不同风格的衣服一样,你不一定要和别人走相同的道路——然而这些话也只是留在我的心里,从未说出过口,我不太确定这样年纪的他们是否能听得懂,我不止一次在悄悄试图将一些自己成年后了解到的道理嚼碎讲给他们时迎来一些不解与闪躲的眼神,想起小时候的我们都不太能听得进去所谓的大人的那些大道理,这样那样的道理我们也是在自己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或许其实有些话现在还不用着急对他们说出口。
我的思绪在回忆里来回地走着,在支教的院子里来回地踱着,夏日的烈阳在我心上灼灼地晒着,我记得这些孩子们对我们一声一声“老师”地叫,记得在我画黑板画时他们不时地投过来天真惊羡的眼神,记得他们从院子里搜寻不同的花、草、树叶,在胶画上展现出他们各自的精神世界,记得他们课间打闹时的纯真快乐……一切都在那个小小教室里封存着,无视时光的飞逝,无视人群的离去,甚至无视建筑被推倒的消亡,只要这些孩子们记得有我们为他们创造的一段特殊的时空存在,这个小小的院子与那几个我们一起躲在教室中避暑的夏日就将永远存在。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绘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搏翔 供图
但是,但是尽管有这么多留存的美好的回忆,在本次的支教经历中也还是有很多遗憾,比如其实感觉自己给孩子们上的课,课件可以做得再精致一点,内容可以再通俗一点,比如那天答应了穿着球衣的小男孩给他画一幅画最后也食言了,比如最后那一天给孩子们分蛋糕的时候没能挨个记录下他们可爱完整的笑颜,比如最后道别做得仓促还没来得及和他们好好说一声再见,没有好好准备离别的礼物,比如没来得及告诉他们不是成长后所有的离别都因为习以为常而显得情感也是微不足道……(通讯员 王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