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青襟点水,赴一场盛夏之约

  “一汪清江水,三面翠荫山。乡关十里路,妇孺纳凉闲。门前铺稻谷,花蔓绕窗轩,风雨不足虑,国泰百姓安”,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正式结束的日子,当一切尘埃落定,坐在通往自己家乡的火车上,一路上,山水田野在眼底掠过,又飞速的消失在我的视野,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一些零零散散的片段也渐渐浮现出我的脑海,萦绕不散。

  正是在这个明媚的夏天,我很荣幸得到了朋友和学弟学妹们的认可,作为队长参与到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去,从实践策划,到实践地对接,从人员组织,到实地调研,在老师和学院的帮助下,我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扛起了我们“青襟点水”实践团责任与使命,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我们陪伴着彼此,一起经历,一起成长。

  回想起我们一同度过这些时光,我收获颇感良多。在对实地调研计划进行了最后复盘后,我们走出大学,走进社会,来到了基层,来到了乡村。一行十几人,辗转了淄博,潍坊等地,从久安官二村,到高家村,再到傅家村,我们在当地村委会和一些热心肠村民的帮助下,开始了我们的实践之旅。

  “绿柳堤岸,小溪流水蜿蜒潺潺。群上如黛,山峦起伏蜿蜒不绝。炊烟袅袅,乡村古道静谧祥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依稀可见,一座座村舍缀在远方的山坳里,静静的吐露出阵阵炊烟。从踏入田野的那一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变得舒缓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安详。

  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我们漫步在这生机勃勃的田野,沿着一条充满历史痕迹的水渠缓缓的走过,听着周围田地里面劳作的村民骄傲的向我们讲述他们当时的灌溉方法,在当时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农民们为了保证粮食的成活,将田地划分成块状,周围修建了小小的水渠,每到特定时间,农民们就齐聚在自家田地,在管理人员打开水闸后,从水渠中将水引入自家田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让这片孕育着生命的土地保持湿润,这在那个时候可是一件需要全家出动的大事呢。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滴灌和喷灌等其他灌溉方法也应运而生,逐渐的变成现代农民热衷的灌溉方式,之前的也就随之淘汰。在对乡村水源灌溉的历史以及发展情况有了整体的了解之后,我们随着热心的大棚负责人,走进了那些看起来充满了神秘感的白色大棚,在对大棚内的灌溉设施有了些许了解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现代化的乡村农田种植技术。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蔬菜种植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邹铭宇 摄

  从老一辈的井水挑运,到后面的水渠灌溉,再到现代的大棚种植,通过那些遗留下的历史痕迹,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一股热血也涌上心头,这些不就正是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所带来的伟大成就,老一辈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经受的艰辛,在科技的发展下终于趋于结束,这不正是我们学习和科研的意义所在吗?无论是田边爷爷奶奶的热心介绍和经验分享,还是这些让人大开眼界的实地参观,或是这些震撼心灵的深度思考,这些都不是通过理论和纸上谈兵就能感受到的,在真正去做的那一刻,我才终于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

  我想,乡村真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在这仿佛隔绝了喧嚣的一片天地,生活着着一代代土地的主人们,他们大多手掌上留着厚厚的茧,“我这一辈子啊,忙忙碌碌的,但也快乐,我们和土地可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我们照顾着这片土地,土地也养活了我们的子子孙孙,已经很知足了”,他们说,那些留在他们身体上,连长久岁月也无法抹去的痕迹,是他们劳动的骄傲象征。我们也遇到了年轻的重返乡村的创业者,他们本是求学在外的浪子,学成之后辗转了许多城市,在千千万万的人群中起起伏伏,接着又日复一日的被人群冲散,“那就回家吧”,我想正是这一句“回家吧”,让他们想起了那个他们当年拼命想离开的地方,那个被他们所遗忘的“根”,小时候的豪言壮语犹在耳边,于是他们回来了,建大棚,开果园,他们说“这儿是我的家,我想让它更好”。是啊,外乡虽好,但那终究不是家,流落在外的孩子总是需要归家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感,更兼具着使命感,乡村的振兴,乡村的发展,乡村的未来,他们才是这股浪潮中的中流砥柱啊。

  时光匆匆过去,殷红的夕阳把整个乡村染得金碧辉煌,劳作的农民也迎着夕阳三三两两的归家。天空仿佛感受到了离别的情绪,淅淅沥沥的落下了不舍的眼泪。随着雨势不断的增大,热心的村民邀请我们去到屋檐下避雨,大雨拍打着庄稼,汩汩雨水从田间洼地菜畦里流出,望着这雨滴正拍打着庭院积水,溅起高高的、圆圆的酒樽似的水花,像是天公正为大地斟酒,与万物共饮,我们的小诗人轻声道:万顷而下酌千杯,半边阴雨半边开,只愿好雨知时节,润物养人莫来灾。愿未来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讯员 隋文青)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