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扬州大学文学院“童年启航”志愿者在安徽省明光市图书馆开展为期3天的“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窗”——教留守儿童写诗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塑造健康心理,助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活动前期,我与安徽省明光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讨论,关注留守儿童的现状和未来,分析留守儿童现在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解决方法等。我针对调查的情况制作幻灯片,并且多次模拟上课流程。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准备一个完整的活动,我忐忑又激动,只想要准备得充分再充分!
图为志愿者在活动前制作幻灯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芸菲 摄
活动过程中,我以饱满的热情上课,小朋友们也积极反应。我教小朋友们现代诗的基础知识,与他们一起创作剪贴诗,鼓励他们写诗并展示给家长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小朋友们相处得非常快乐。有的小朋友外向,在课堂上和我极互动,在写诗过程中和我分享创作想法。有的小朋友比较害羞,和我相视时腼腆一笑,轻声轻语。无论面对那种小朋友我都很开心,他们多么鲜活呀,我在他们身上看到无限的希望。我希望能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出一份力。
活动后,我认真阅读和欣赏了小朋友们写的诗。写诗是一件充满诗情画意的事,教儿童写诗是一次诗意和童心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是纯真的和热烈。高超的技艺和华丽的词藻是圆润的珍珠,而真情是串起珍珠的线,这条线看似无足轻重,实则至关重要。他们有细腻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无限的趣味,也可以从无边的想象中创造非凡的潜力。小朋友们是天生的诗人,他们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和高超的技巧,抒发真诚的感情就是他们最好的写诗方式。同时我看着小朋友们写的诗陷入沉思。我从他们写的诗中看出了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当我直白地问他们想念爸爸妈妈吗,他们大多不好意思直接回答。但是在诗中,许多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敢于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尽管他们写的诗稚嫩和直白,但是其中不加掩饰的真情,让我很心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首诗是“在阳光下,爸爸妈妈一起抱住我的时候,成为永恒,给我力量。”这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写的诗,她和我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光都是非常开心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想一想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开心。”单纯的语句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但是其背后蕴含的感情是无比打动人的。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芸菲 摄
教儿童写诗,不仅仅助力了小朋友的成长,我也收获颇丰。我的走访调查历程从社区到图书馆,最终确定在市图书馆开展教儿童写诗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是简单地促成了一次活动,我在其中得到了成长,我感受到做好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的魅力,并锻炼了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我在准备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意料之中和意象不到的知识,我教儿童写诗前提要自己先学习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这使我对现代诗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提高文化素养。我作为一个师范生,未来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此次活动培养和加强我的师范技能,提升我的综合能力,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更要敢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运用和掌握知识,锻炼自己,服务社会,在实践中领悟责任与担当。我在这次实践中体会到责任的伟大,为我能担当起一些微不足道的责任而自豪。
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不仅结果是充满意义的,而且过程也十分有意义。让我不再浮于书本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实践的泥土里。(通讯员 许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