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走进石角,景深情浓

  2023年7月13日,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青春筑梦三下乡 踔厉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携手踏上乡村振兴之路,行至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深入村落访谈,初步调研当地发展困境,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农固本,助学赋源。秉承乡村振兴之念,我有幸走进石角,走进中国农村,切实领悟石角镇动人的景与情。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劳动、收获和希望;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友情、快乐与成长。

  短短一周的时间,感悟太多、收获太多,仿佛不断扩散的水波纹,余韵无穷,长久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激励着我们往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下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村的变化与发展。走进乡村,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惹人动容。曾经落后的农田变得肥沃,农民的收入也在提高。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科技与信息的应用,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各类示范园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切,让我深信,乡村振兴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即便这是一个持久而艰巨的任务,但其希望与潜力让人难以忽视。

  “三下乡”使我更加珍惜并尊重乡村文化与传统。乡村承载着中国人代代传承的集体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石角村庄里,我见证了传统工艺的传承,看到了古老的建筑与祭祀仪式。大大小小的祠堂建立在石角镇的风水宝地,或是坐落于苍翠密林间,或是修建于碧波荡漾旁。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粉墙黛瓦,它们紧紧连结着当地人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记录着一个个家族的辉煌历史,更承载着乡村人民的美好愿望。爆竹声声岁岁除,香火绵延载万福。在石角的短短几天,我看到当地人不约而同地在祠堂祭祀——他们半生风雨蹉跎,麦色的脸庞仿若犁过的田地一般,充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些面庞被香火缭绕所笼罩,更显虔诚与庄严,烟雾迷茫间,我仿佛穿越世纪,看见了一百年前的石角人民,看见了同样诚挚、同样饱经风霜的他们。祠堂意于祭拜先祖、寻根溯源,是村民们对根的守候;祠堂也意在信仰、承载期待,寄托着村民们对现在、对未来的殷切期望——今日家室和合,明日子孙腾飞,于祖先的庇佑下,他们的殷切劳动、春种秋收终能开花结果。这,大概也是当地人勤勤恳恳、辛苦耕耘的精神动力。石角的祠堂让我重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维系着中华民族根基的关键所在。

  “三下乡”更使我触碰到了最洁净的灵魂,也认真审视了自己的内心。面对我们的拜访,村民们用家中的甘霖、瓜果热情招待。他们毫无保留地回答我们的采访问题,为我们讲述悲喜交织的打工岁月与艰苦拼搏的乡村生活。他们把眼光落在水烟筒中飘出的烟灰上,或是远远眺望墙角剥落的尘土,回忆当年为国参军的光辉岁月,回忆在广州打工的岁岁年年……他们为多个孩子未来的学费感到忧愁,为没有更多赚钱的门道而感到焦灼,为懂事的孩子们而骄傲,也为自己的峥嵘岁月而自豪……离开时,一位村民笑着说羡慕我们能在大城市读书,眼睛里散出湿润的泪光,他送予我们最诚挚的祝福,也为自己未能走出乡村而感伤。这些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生动地诉说乡村人民的心声,即便他们种着同样的荔枝树,他们的人生也是那样的精彩起伏,他们的人格也是那样的丰富而饱满。

  走访时,我遇见课余帮助爷爷奶奶收花生的男孩,十九岁便去当兵的退伍军人;睡地铺时,我抱怨蚊子太多、地砖太硬、空调不制冷。殊不知在当地,有些人家并没有安装空调。很多时候,我都在麻木地享受着一些生而具有的日子,可是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些生活看作理所当然?想开就开的空调、衣食无忧的二十年、极速的宽带网、清凉的自来水……我们拥有的一切,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资源,而是万千劳动人民的心血。在湛江市、在廉江、在石角,从水龙头流出的甘泉更不是理所当然——这是鹤地水库开凿者们汗与泪的结晶。石角一行让我明白,大千世界无边无际,但无论是身边的人们、还是远方的人们,无论是今人还是前辈,都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世间万物,都来之不易,应报之以德,应珍之重之。我们不应蒙住双眼享受当下,而是应该敏锐地感受目光所及的悲与乐。只有看见了、感受了,才能尽我所能、去悲留喜。感谢“廉江线”给我这个“看见”的机会。

  总的来说,“三下乡”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让我看到世间一隅的需求与期许,让我明白人生万物的来之不易,也让我更有信心和决心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创新、保护传统、关注民生,乡村振兴的步伐定能越来越坚实,让乡村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三下乡”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

  首先,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走进乡村,我目睹了农田发展、农民增收的喜人景象。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农民们通过农业合作社和示范园区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为农村注入了活力,农产品的品牌化和电商的兴起为农民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些成果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乡村振兴也面临一些问题。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了农村人口减少,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差距,电力、道路、通信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潜力。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满足农民的需求。此外,乡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亟待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多关注。

  走进石角,景深情浓,这里的一切,都在我心中留下深深涟漪。我也发现,乡村振兴的成效与否,不仅仅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与自然资源,更在于对乡村土地充满热情与眷恋的当地人民。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血脉,满怀对家乡土地的牵挂与信任,永远相信春种秋收、劳有所获,更是这里发展兴旺的动力所在。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幸深入乡村,亲身体会乡村的需求与现状,更应该承担起一代脊梁的责任,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乡村振兴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相约廉江石角,一别相思,再见花开处。(通讯员 石子俊)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