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7月24日,湖南城市学院感光支教团分赴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庆阳、陈王两村开展了为期16天的支教活动。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其中一员来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夏日里燥热的风,热闹的蝉鸣,我们的汗水和孩子们欢乐的笑脸,共同交织成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了解他们的性格,我内心忐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教学工作,无法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和精神粮食。可当我走进教室,与他们那一双双充满期许的眼睛对视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那一刻我决定放下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支教活动中去。
图为团队成员在美术课上带领孩子们编织金刚结手链,感悟传统中华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夏佩娈 供图
故事里,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在硬笔书法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学习汉字特点,向他们讲解汉字书写技巧,介绍风格多样的书法作品。在我下台指导时,他们总是羞于展示自己的字,也害怕回答问题,我鼓励他们要勇敢,要积极,告诉他们只要认真观察,努力练习,每个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从一开始歪七扭八的笔画,到最后能掌握好字的结构,独立完成一幅书法作品;从低头不语到一听到问题便兴奋举手。我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付出和收获成了正比,看着他们的进步我的内心雀跃不已,尤其是当学生兴致满满地拿着练字本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老师,你快看看我写的这些字怎么样!那时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达到了顶峰,教学是需要耐心和爱心的,我想。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便深刻感悟到:不要做一位光有才干和知识的老师,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带着包容与尊重的心态去接触、了解每一位孩子,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图为团队成员在体育课上带领孩子们玩丢沙包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心怡 摄
故事里,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其实,支教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简单,每天早起晚睡,任务多,事情杂,但我仍能时刻给孩子们以笑脸和亲切的问候,回想起来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深知,真诚待人、给予他们关爱不是我与生俱来的,更不是我一开始便能做到尽善尽美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他们的可爱、善良、淳朴深深打动了我,以至于我每每回忆起与他们有关的画面,都会热泪盈眶。桌椅少了他们就趴在地上认认真真的练字,上红色精神课时无比专心,同学没有铅笔他们便大方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支,上下课遇到问题积极向老师寻找帮助,会抓着满手的垃圾抬头问老师要丢在哪里,还会时不时送给我们小惊喜……半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小细节在我们的相处过程中不断地涌现和沉淀,成为了这个假期最宝贵的东西。
故事里,我不断成长,收获了友谊和宝贵的经历。我非常庆幸,能够在这次社会实践中遇到如此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离开舒适温馨的家,我们相遇相识相知,团结合作;我们一起总结问题,讨论教学方法;我们走在烈日下,一起走访调研;能和他们并肩奋斗我深感荣幸。一路走来,我们用实践换来了成长,用汗水浇灌了祖国的花朵,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懂得支教是一件多么意义非凡的事情。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夏佩娈 供图
对于我来说,在此期间积累下来教学经验显得尤为宝贵。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作为师范生的我,总在思考这些问题。然而,这一次的经历给了我启迪,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多思考,多实践,多积累,才能成为老师,而成为老师,就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事情。曾经的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也抗拒教书育人这一职责。但在支教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教学设施的落后,教学条件的艰苦,让乡村的孩子学习起点落后,基础薄弱;某些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的忽视导致他们情感表达能力缺失,心理不平衡,这样的问题经常存在。这使我对教育、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能给他们带去些许温暖,能帮助他们塑造独立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拥有飞出困境的强劲翅膀,有理想有担当,哪怕我们贡献的力量只有一点点,这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我坚信,每个人都在支教上汇聚一点星火,乡村教育的发展之路定能熠熠生辉。
故事的结尾,是分别。那一声声“老师我会想你的”“老师明年你们还来吗”萦绕在我们的耳边,看着他们原本笑着的脸挂上一滴又一滴的热泪,想起那一句“你只在大山待了一阵子,但大山会记你一辈子”,苦涩与不舍止不住地涌上心头,但能为他们带来一段快乐又充实的时光,便也知足。
这次支教这是一场心灵上的修行,是一次提升能力的社会实践。从备课时的毫无头绪到上课时的生动有趣,从第一次讲课时的局促不安到自信从容,从面对孩子们时的支支吾吾到最后能成功解决他们的冲突和矛盾,从面生到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这一路我收获了温情、成长,同时也看到了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更加坚定了我以后扎根三尺讲台,将汗水挥洒在教育事业上的理想信念。感谢乡村的孩子们,感谢全力支持我们的老师和领导们,衷心祝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无论将来我身处何方,我都将怀着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乡村的教育事业而不断努力。(通讯员 夏佩娈)
图为感光支教团成员与庆阳村学生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夏佩娈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