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炎炎烈日,坚定信念出征。2023年7月1日,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设计下乡 创意乡建”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在学院严肃地举行了出征仪式后,踏上了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征途,开启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前往余村、鲁家村、黄杜村、伍浦村等地,追寻“两山”理念与“八八战略”的发展脚步,以设计助推共同富裕,以创意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出征仪式现场实践队员进行宣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思睿 供图
在余村的行程中,我学习了"两山"理念,了解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了“两山”理念背后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一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参与党员群体访谈和下田除草、种草皮等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村人民的辛勤,而这种勤劳也正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
在一处处土坑被锄头挖土填平、一块块草皮被割刀切开补齐后,我感受到此前护坡员伯伯为我们仔细讲解的多种土坑的填补以及相应草皮的切割方法真正落在了实处,攥着锄头的我,自豪感涌满了心头;当我们脱下鞋袜、卷起裤腿、放下包袱,将双脚深深插进稻田的泥地里时,我在帮助稻农叔叔拔除杂草的过程中体会到余村人”干在实处“的实干精神。
余村的每一处景观都有着它的故事,都蕴藏着余村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内核,能够亲身感受它,我是幸运的。我们也通过参与实践,向村民们传递环境保护的理念,鼓励他们更加重视乡村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有机结合。
图为实践队员在余村帮助农民拔除杂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烨桐 供图
鲁家村之行,我参与了"八八战略"的学习,了解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红色支教和创意墙绘等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乡村特色。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对于乡村振兴的期望和需求。通过绘制创意墙绘,我们向当地居民展示了设计带来的美丽变化,也使村民们更加认识到乡村发展对于个人和社区的重要性。从中我明白到,设计的力量不仅仅是外在的美观,更在于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能够增强村民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红色文化支教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幼儿教育别致的童趣与难料的艰苦。面对个别思维活跃、情绪亢奋的小朋友,我们拒绝以强行”镇压“式的说教来使其平复心情以控制课堂,因为我们深知这是因为小朋友们年纪尚幼,对于新老师、新课程、新教室等新鲜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他们的激动心情是正常的、是能够被理解的。于是,我们选择以更加顺应其心理特征的方式,来与其尽可能平和友善地沟通交流,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与请求,在对话聊天中逐渐引导其思路的发展进行,既稳定住了他们的兴奋情绪、控制好了整体的课堂走向,又使其能够自由随心地表达、有所学习亦有所收获。当他们举起手中自己通过卡纸、水彩笔、粘土等材料完成的红色主题书签,喜悦心情仿佛通过指尖溢入空气地向我们展示时,我是欣慰的,是自豪的,是脸上浮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的。本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为鲁家村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与设计课,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一课。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展示支教课程成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朱舒羽 供图。
总而言之,本次“设计下乡 创意乡建”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加深了对乡村振兴和设计创意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设计专业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应对实践问题的能力,为乡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设计人员能够关注乡村的发展,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设计之力描绘青春色彩,助力乡村振兴,用汗水磨炼青春,用奋斗成就梦想,为中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通讯员 李煜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