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山脉,微风拂面,晨曦中,我随扬州大学商学院“农居悦巢”实践团队前往张家港市常阴沙常北社区、锦丰镇南港村、金港镇长山村、后塍街道朱家宕村进行调研访谈。我们带着一腔热情和渴望,在这青山绿水间追寻着希望的足迹。田野间的轻轻风吹过,我们带着对中药材和乡村振兴的热忱,融入了这片泥土和绿意盎然的土地。
实践刚开始,我们就走进了张家港市常阴沙常北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美丽的稻田画、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片片绿色的药田,“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我们对常阴沙常北社区的第一印象。踏入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我们跟随着工作人员学习了解了铁皮石斛的科学种植方法,从土壤管理到采摘收获,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农耕智慧和科技力量!黄月明园长不仅坚持着十几年如一日对铁皮石斛种植与发展的初心,也热切期盼我们青年人能为中医药传承与振兴做出贡献。“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我们要学习前人关心中医药发展的情怀,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瑰宝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禧 供图
中药材种植与乡村的融合并非只是种植品种和生产模式的创新,更是文化的传承。我深切体悟到了学子返乡的使命与担当,中药材种植的不易,乡村振兴的艰辛,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应该前仆后继去努力的原因。我们应当把所学知识与家乡需求相结合,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跟随村民的脚步,我们走进长山村,村民们热情友善,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氛围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在这里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聊天中,我们感受到新模式发展切实改善了农户们的生产生活,大大提高了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精神面貌健康向上。随着新模式的发展,乡村道路和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高,农民们正在药田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一个凉爽的清晨,呼吸着难得的夏日清新空气,我们前往了长山村的老年活动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新不落俗套的白色泥墙房,白色泥墙上画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画,我不禁感叹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也越来越重视老年问题,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障;建立更全面、更便捷的养老场所,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安静、祥和的晚年生活场所;建立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机构,不断温暖老年人的心灵。我们同老人们聊着乡村振兴中的点滴变化,大家围坐一圈,亲切交谈,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拜访过程,实践队员为老人们带去了慰问品,还为他们带来了表演和游戏,将欢笑和温暖带入了老年人的生活中。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老年活动中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乐恬 摄
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我真的很高兴;作为该活动的一员,活动这么成功,这么有意义,我真的很欣慰。关心照顾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老年人历经风吹雨打,千辛万苦地培养出下一代,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关心照顾他们。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去看望老人家,和他们拉拉家常,倾听他们的诉说,他们会感到很高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我们作为年轻一辈,必须要深入实践,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增长才干,成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这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我始终认为这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三下乡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困难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成长与收获。
尽管我们的实践活动只是暂时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自己有限的力量助力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发展、帮助更多的老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循序渐进,艰苦奋斗,不断取得乡村振兴新成就,铸就新辉煌。(通讯员 许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