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以童心微芒,燃梦想之光

   在2023年7月17日至7月23日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中,我有幸成为玉溪师范学院“七彩假期”辅导志愿团的一员,与团队成员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在玉溪市红塔区教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当我得知自己成为了“七彩假期”的正式成员时,在短暂的欣喜过后,更多的紧张却漫上心头。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舒适的“象牙塔”,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我不由得有些忐忑不安:小朋友们会听话吗?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吗?我能教会他们什么?……
图为小朋友在手工课上完成的手工编织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凌 供图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接踵而来,直到初见那些可爱的小朋友们,这些问题的答案才缓缓浮出水面。
  暑期活动的第一天,看到他们在台上介绍着自己的爱好、兴趣。那一刻,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我站在讲台上紧张到不敢讲话,曾经的我也是那个对老师即敬畏又害怕,总觉得老师的身上笼罩着某种令人难以接近的光环。在那一刻,我好似与从前的自己擦肩而过。
  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使我在这些小朋友身上偏执地打上了“不懂事”“胆小”之类的标签,我忍不住想,这短暂的七天是否真的会有意义。
  这样的怀疑在一名小朋友用一个网络热梗自我介绍的那一刻达到顶峰,小朋友们哄堂大笑,我和伙伴们相视一笑,彼此的眼里是淡淡的忐忑和无奈。
  七天实在是太短暂,开始的两天在不愉快的吵闹中度过,孩子爱玩的天性促使他们在书法课上乱画,在手工课上为了一把剪刀打架。那个用热梗自我介绍的孩子,在被管教后气冲冲地在气球上画上了几位老师的画像,画像上的我们面目狰狞张牙舞爪,让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园丁苦笑不得。
  这些成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小树苗们,或是温柔乖巧,或是调皮开朗,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虽然有雨露风霜,但总觉得自己沐浴在阳光下。渐渐地,孩子们放弃了给老师起的那些外号,在课余时间与老师们促膝长谈。一颗颗或稚嫩或成熟的心,因为象棋、篮球甚至是电子游戏等共同话题逐渐靠近。
  真正让我看到教育的可能性是在一次特别活动中。为了增强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在社区的协同之下,我们来到了玉溪市的消防队,在消防员的介绍之下,小朋友们认识到许多自己没见过的“破案”工具,真可谓“哇”声不断。而令我感到惊奇的是,那些平时安静不下来的孩子们,竟然不吵不闹地聆听消防员哥哥的讲解,仿佛跟随他们的声音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聆听消防员叔叔讲解消防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映霞 供图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消防服试穿体验,为了加深小朋友们的体验,消防员耐心的帮助下,小朋友们穿戴上消防头盔战斗服真正体验了当一回小小消防员。厚重的装备包裹着他们稚嫩的身体,他们满头大汗,却还是兴奋地大喊:“这个消防服好酷啊,长大后我也向消防叔叔一样,穿着它去救人。”
  他们体验了消防员的辛劳,却因此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帮助他人的理想,甚至连那些平时温柔怯懦的女生,也满眼期待地对我说:“我也想成为消防员……”
  暖意在我胸中流淌,我们播种下一颗名为“保护自己”的种子,却结出了“保护他人”的果实,我突然意识到教育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止在课堂之内,也在课堂之外,老师随时可以是学生,学生也随时可以成为老师。只有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成长,我们的教育才是幸福的,完整的。
  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们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携手走进了聂耳的故事,面对孩子们“为什么要纪念聂耳”的不解,我先是有些愤怒,怒火却很快在他们专注的神情中消散。
图为小朋友们朗诵《聂耳与国歌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映霞 供图
  我们带他们走进聂耳的生平,聆听《卖报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那些战乱中的痛苦与哀嚎在“四只耳朵”的倾听下化为民族的呐喊与希望,孩子们在或轻快或激昂的曲调中展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我想或许天真无邪的他们还不懂这些旋律的意义,但那颗名为“爱国”的种子定会在未来破土而出,与他们一起成长为担起时代重任的参天大树。
  我相信,在日后的某些迷茫的时刻,这些或许会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教育是萤火的微芒,虽然并不璀璨,却总能在漫漫人生路的那些昏暗角落中开辟出一片光芒。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之间建立了完全的信任,在我给他们辅导作业时,他们不再紧张得难以思考。而在他们耍小脾气时,我也有了更多的耐心去触碰他们的内心。
  最后的课程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什么都不懂,他们明白家国大义,有一腔身为华夏子孙的激情。在邓稼先先生的事迹中,他们为了那坚守28年的韧劲而动容,我询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像邓稼先先生那样奉献自我,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他们毫不犹豫,话语掷地有声:“愿意!”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退役军人之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可恬 供图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榜样的作用,作为师范类的专业的学生,真切的明白教师是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起一个什么的作用,也深刻地认识到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教育需要耐心,需要宽容,需要真诚地去接纳一颗陌生的心。教育是相互的,我们让彼此成为了更完整的自己,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短短七天的课程很快迎来结束,那个初见时满口脏话,在气球上恶搞每一位老师的小朋友不舍地与我们拥抱,在纸条上用依旧粗犷的笔触写下:“谢谢你们,教会我温柔。”而我也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教会我温柔。(通讯员 段吉存)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