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眉黛,不染脂粉”,是苗市带给我最初,也是最真实的感受。刚下大巴,空气清新宜人,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爽。树木绿得浓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远处的山峦在蓝天的映衬下崇山峻岭,宛如守护着大地的巍峨巨人。

图为坐落在山脚的苗市中学德馨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惠婷 供图
家长带着学生来报道的那一天,作为宣传组的一员,我被安排去给学生录制视频,正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剃着寸头,穿着红色短袖的小男孩。他面对镜头害羞腼腆,我向他询问:“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他摇摇头回答:“没有。”我接着问:“那你长大想干些什么呢?”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我说:“我想当兵。”这个小男孩从羞涩到坚定,勾勒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不经意间,我问他为什么,他思考了片刻,回答说不知道。
还有一个穿着绿白条纹衣服的小孩,在相机前欲言又止。我向他说道:"你有很多梦想可以选择,比如当警察、老师、军人,这些都是可以的。"然而,他思考良久也没有在我给出的选项中做出选择。最终,他缓缓地开口说:"我长大以后想做一个孝顺的人",他们不局限于给定的选项,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长大的过程中,我逐渐丢失了勇气,面对自己真实想法的勇气,一往无前的勇气。自己被现实磨皮了棱角,豪情壮志,烟消云散。每当有人问我的理想时,我下意识地自嘲一番,似乎总是在未雨绸缪,为失败或达不到预期而担心,害怕尝试那些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的事。然而,小孩子们对待理想的态度不同,对他们来说,理想是一个庄重的词,绝不能被轻率对待。
一个月前,我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自己很少带着相机出门,甚至连日常记录都要斟酌。我开始怀疑自己对相机的热爱是否只是一时冲动,不断地问自己这样是否值得。苗市这群孩子们给了我答案,看到面对镜头他们坚定的眼神。我开始思考,热爱一定要有理由吗?为什么我要对自己的热爱进行评判和怀疑呢?11岁的孩子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却感到束手束脚。对我来说,拍照是一种表达,是捕捉瞬间的艺术,也是我与世界沟通的方式。按下快门,时间在那一刻获得永恒,翻开相册,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即使我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师,我对摄影的热爱和追求并不会因此减少,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无论是否有明确的原因。毕竟,心之所向,阳光就在前方;无所畏惧,远方就在眼前。
我所缺少的东西,出现在这群孩子身上。面对镜头,他们畅所欲言,大谈自己理想,律师、作家、军人、甜品师……他们的理想多种多样,述说理想时,他们眼中有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在他们的身上永远有一股“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行动力,想到便去做,他们是理想主义的少年,也是诗酒趁年华的少年。他们的太阳正冉冉升起,教给我的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我们都是孤独行走的钟,我们也要做敲响希望的钟”,我不知道我会给孩子们带去什么,但我清楚孩子们将勇气带给了我,我开始学着孩子大胆的直面自己的内心,苗市的美景值得我频繁地记录,尽管宣传组的任务繁忙,但我还是时常忍不住“忙里偷闲”,记录下我所见到的美好瞬间。在苗市,我拍到白昼的月亮、日出时分的小鸟、云雾缭绕的山间…… 本应是带去光的人,在这里逐渐被光照亮了。

图为苗市日落时分云雾缭绕的山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惠婷 供图
我记录下了一个个笑容,山区的孩子们有着一种纯朴的魅力,他们的笑容纯净、天真,没有一丝杂质,充满了简单而快乐的活力。初次见面时害羞腼腆的笑容、课间闲谈时欢快活泼的笑容、手工制作时开心满足的笑容……在调研途中,我会停下脚步,拍下骑着自行车的小孩、坐在门前闲聊的村民、趴着休息的小狗……我是这个小镇的闯入者,记录着他们看似平凡的一天。

图为休息时间正在荡秋千的小孩子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惠婷 供图
我的镜头是那段日子的倾听者,而我的文字则成为了表达者。文字的局限性使得我无法完全表述那一周给我的触动,因此我只能通过镜头追逐美好和温暖的瞬间,抓住宝贵的回忆。每当按下快门的瞬间,一切美好都在此刻定格。
相遇不一定有结局,但一定有意义,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无法确保自己在前行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但有在苗市这的经历,这群阳光、热情、勇敢、开朗的小孩子带给我的触动,都会化为我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我也会将这束突然闯进生命的光传递下去。(通讯员 杨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