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捧出一颗心 倾注满腔情

  一个人的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得很远。在2023年的夏天,在姚集镇,我遇见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被晚霞包裹的小镇,门卫大叔亲切的寒暄,摇着尾巴迎接我们的小狗,淘气可爱的学生……

  7月5日至7月31日,我加入华中师范大学“青马红心”实践团,参加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作为一名师范生,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个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提高我的教学经验,更加坚定我要做教师的决心。

  三尺讲台,书写着很多人的执着和梦想,播撒着阳光和希望。对于我来说,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经历,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在引导学生打开世界的窗户之时,学生也在治愈着我。

  在那里我能看见稚嫩的学生在教室认真的学习,在操场上自由的奔跑与打闹;我能听到可爱又有礼貌的学生亲切的向我问好;我能享受于上课时与学生们一起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我能被感动于上课时一个个学生积极的踊跃回答我的问题,一下课就围着我转的一幕。学生们渴望一睁眼就能看到新的世界,而我尽我所力教他们知识和开拓他们眼界的同时,也使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进行家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黄帆 摄

  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场景恍如昨日,历历在目,那是一堂手忙脚乱的美术课。即使前一天晚上我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次上课的场景,思索着如何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模拟了一切有可能的突发状况,可当我真正站上讲台的时候,我才发现教师二字不仅是身份,更是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体现。这次经历也为我敲响警钟,告诫我在坚持教育初心的同时更要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成长。

  第一堂课结束后,看着孩子们拿着自己的拓印作品眉飞色舞地向我分享,我的内心无比充盈。

  人们经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十几年来我第一次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试着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讲清楚。经过多天的实践,我也渐入佳境,掌握了一些技巧:在课堂上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低年级要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内容,寓教于乐;而对高年级的同学要更加注重课堂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学生上美术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邓潇潇 摄

  这段支教经历也让我发现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姚集小学是当地镇上最好的小学,但是硬件设施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素质教育有待加强等等问题依旧不容忽视。桌子都很老旧破旧,但也还坚持在用着。此外学生大多缺乏生活常识,缺乏见识和眼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尽所能及的我的本能做我该做的事,也希望社会、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尽力将课件做得丰富,希望利用多媒体开拓他们的眼界;在课外带领他们走出课堂,带领他们学习礼仪礼节和生活常识;批改作业时,仔细分析他们的失误原因并在在末尾留下鼓励和表扬的评语;不定时找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解决他们的困惑。

图为托管班学生在上折纸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文奕 摄

  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我只想成为孩子们走向远方的铺路石,默默耕耘。看着孩子们欢呼崔跃地奔向美好的未来,那种感觉不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吗?人生因为遇见而有故事。而在这个地方,我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天真烂漫,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让我感觉远离了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我想,孩子大概是这世上最纯真的存在吧,他们简单、干净,不受沾染。相处的这些天来,我发现他们并不是讨厌学习,只是缺少一个引路人,而我只是恰如其分的出现,充当了他们短暂时光的灯塔,指引着他们走完一段求知的路。

  展未来任重道远,青春不行,奋斗不止。在今后的日子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勤奋刻苦,提升自己能力,在未来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同时,我也会在大学生活中投入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志愿活动当中。(通讯员 杜思佳)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