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听!红旗渠的号子声经久不衰

  “谈起红旗渠,你会想到什么?”

  是“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是县委书记杨贵、工地技术员吴祖太、除险英雄任羊成?是十万大军出太行、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是惊人的“红旗渠三问”?

  我还没有去过红旗渠。

  带着这份向往以及对红旗渠精神的敬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系乡村,振兴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毅然决然地选择将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作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价值意蕴,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不知道在当时粮食紧缺、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下,林县人民要克服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开工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决定。但是,林县人民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红旗渠不仅修成了,而且修好了。我想这也许就是红旗渠不过是一个县级工程,但是它却能代表着中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原因吧。

图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齐傲 供图

  百里举红旗,倒海移山情永在;十年敲素壁,改天换地志无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同学的介绍,我对红旗渠有了初步的了解。

  或许红旗渠的号子声始于“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党代表们的铮铮誓言里;发展于“我们可以坐着等老天爷的恩赐,这样我们的乌纱帽肯定保住了,却战胜不了灾害,遭殃的是人民群众。”时任县委书记杨贵掷地有声的话语中;落实在“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林县人民的一腔热血里;成长在“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青年们的豪言壮语中……

  这些号子声是决心、是责任、是担当、是奉献、是勇气。它们回荡在红旗渠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灵魂。它们鼓励着工人们相互支持、共同前行,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艰辛。它们经久不衰地传递着红旗渠的意义和精神。这些号子声足以让我们动容,足以让我们为林县人民竖起大拇指,足以感叹他们的奉献与勇气。

图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旁的青年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齐傲 供图

  2023年6月29日,红旗渠特等模范任羊成在林州红旗渠医院去世,享年95岁。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不禁心一颤。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间,任羊成带领着除险队员们一直战斗在凌空除险的第一线。他长年累月地在山崖间飞来荡去,腰部被绳子磨出串串血泡,衣服和皮肉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工地上逐渐有了这样一句顺口溜:“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我感叹我们生活在盛世,但是我又怎能不知道这盛世是一代又一代像任羊成一样的劳动模范拼了命换来的呢?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红旗渠的号子声经久不衰,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这些号子声也不仅仅存在于当年的施工工地上,而是延续至今,代代相传。在红旗渠沿途的村庄和城市里,人们仍然会传唱着这些经典的号子。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他们都可以凭借记忆,高喊着那些激荡人心的号子声。

  这些号子声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红旗渠的伟大,更是在讲述着一个时代的奋斗和荣耀。它们鼓舞着每一个听者,让我们时刻牢记红旗渠来之不易,要保持对红旗渠精神的敬意和传承。

  每当我想起红旗渠,那嘹亮的号子声仿佛在我的耳边回荡。虽然我并没有去过红旗渠,虽然我并没有亲耳听到过这些号子声,但是它们在我心中激起了一种追求卓越和奉献的激情,永远给我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我希望我能像那些工人们一样,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无论做什么事情尽我最大的努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挑战,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就能够战胜一切。它教会了我们要保持对卓越的追求,不断挑战自己,不满足于现状,不放弃努力,勇往直前。

  在我们的个人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效仿红旗渠的奋斗精神。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付出最大的努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要坚持下去,不气馁,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就和进步,才能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红旗渠的号子声经久不衰,它们代表着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永恒。在每一个唱号子的人心中,他们会永远铭刻着责任、奋斗和拼搏的意义,而在每一个听号子的人心中,我们会永远学习贯彻红旗渠精神。

  听!红旗渠的号子声经久不衰,它们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笃行不怠、勇毅前行。(通讯员 齐傲)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