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寻纸上画卷 探乡村振兴

  日前,安徽师范大学地旅学院赴泾县丁家桥镇乡村产业发展与宅基地利用调研本科生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首个淘宝村——李园村进行产业发展与宅基地利用管理调研。我也作为其中一员,背起行囊,来到山水秀美的李园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李园村地理位置优越,是十里八乡出入的交通要道,宣纸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优越的区位条件与宣纸产业集聚等优势,村电子商务蒸蒸日上。来到李园村进行简单的行李整顿后,我们一行人来到李园村党群服务中心,村书记和村主任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李园村人口及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我其实很少与政务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不免表现出紧张与局促,但是村书记与主任十分耐心,一直鼓励我们,引导我们,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也逐渐放松下来,变得更加自信。 

图为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与村委会书记交流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关宇晴 供图 

  接着,村主任带领我们一行人参观当地的电商展览馆,初入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电视,放映着李园村电商发展过程的点点滴滴,看着一幕幕画面切换,我看到了首个下乡电商创业年轻人的决心与远见,听见了村民们生产宣纸的呼声,也领悟到了当地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努力。这是我对李园村的第一印象是:震撼。 

  脚步沿着展览馆向前,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宣纸及周边产品,它们质地绵韧、纯白细密、纹理匀净、光而不滑,被誉为“纸中之王”。在村主任的介绍下,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地宣纸发展的历史,每一款宣纸背后的故事,仿佛如同一部电影在我们脑海中放映。这是我对李园村的第二印象:历史悠久。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参观电商展览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关宇晴 供图 

  展览馆的背后是一段段宣纸的历史与一位位创业先锋的毅力与坚持,如今也增添了一份我们的震撼与对接下来为期半个月调研的期待。 

  在对当地宣纸产业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分成各个小组进行入户调研。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入户调研,而这次调研对于比较怕生的我来说,更像是人生道路的一堂思政课,这趟思政课由许许多多温柔慈祥的人们为我授课。因为我们问卷的内容稍微有些多,并且是电子版问卷,这对我们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不仅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访谈调查能力,还要遇见耐心的村民,但是这里的村民都十分耐心,特别支持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们的问卷调查向前大步迈进。 

  有一位叔叔在得知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后,十分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入到他的家里,在叔叔的介绍下,我们得知他是顺应家乡的宣纸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近些年回到家乡自主创业的,随着近些年线上网店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年收入一直也比较乐观。叔叔表示宣纸产业给李园村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很多大学生返乡创业从事宣纸电商经营,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临走时,叔叔还送给我们一人一把当地特色的纸扇,纸扇上写着“宁静致远”四个大字,叔叔说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一份期许,希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能够接好乡村产业的接力棒,为乡村经济发展做贡献,这是我对李园村的第三印象:热情。 

  随之我们进入到光荣党员之家,当时只有两位爷爷奶奶在,他们十分欢迎我们的到来,连拉着我们的手到屋子里。爷爷为我们讲述革命年代的故事,还有这几十年来他感受到的家乡的繁荣变化,爷爷很激动也很欣慰。爷爷说当时那个年代吃不上饭,温饱是特别大的问题,这几十年来,他见证着这个小村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富裕,从人走出去到人再回来,日子也慢慢变得富实起来,儿女也渐渐回到家乡,爷爷也真真切切感受到村子里宣纸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边的奶奶连忙示意让我们坐下来,和我们聊着这些年来奶奶的一些经历故事,爷爷奶奶很慈祥,脸上总是挂满笑容,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奶奶,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这是我对李园村的第四印象:感动。 

图为团队成员与奶奶聊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关宇晴 供图 

  在这次特别的旅途之前,我预想过在调研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场景,设想过可能会遇见的各种困难,却在实际调研中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这里的村民淳朴而又热情,对我们的调研工作非常支持,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鼓励。我们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一份光与热,将小溪流汇入乡村振兴的大江河!(通讯员 赖姝媛)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