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报告厅 >> 正文

退耕还林生态成果初探: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退耕还林的宏伟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流黛余韵”实践队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通过大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林业部门访谈调研及退耕还林区实地考察,结合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深入考察了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产业结构等变化。据调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土地荒漠化程度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减少、降水量明显提高;同时,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首先由于地理位置限制,植被成活率成为了第一个要攻克的难关,其次部分农户对政策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复耕情况的发生,并且这样使得林区后期管理产生困难。针对此等现象,可以在宣传与执法双管齐下,同时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推进蓄草产业、林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将民生问题融入生态建设,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行动指南,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一、导论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自然生态系统修复的标志性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本研究主要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对榆中县退耕还林20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

  二、实践内容基本信息

  (一)调查地点

  榆中县隶属甘肃省中部,地处兰州市东郊,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6.7℃,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20天,四季分明。目前榆中县退耕还林主要分布在榆中北山贡井乡、园子岔乡、上花岔乡等乡镇。其中,贡井乡、园子岔乡为生态实施效果最好,退耕面积最大的地区,在全国都是享有知名度退耕还林代表区。

  (二)调查内容

  团队主要针对贡井乡与园子岔乡的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调查:

  (1)政府方面

  政府方面主要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质量为主,其中包含了林木的保存率、成活率、长势、树种调优等林地变化情况,以及政府针对于退耕还林后续维护开展的自查整改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制定奖罚处置方案,督促整改到位,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2)维护人员方面

  维护方面则是认真调查了目前退耕还林的总体情况,主要种植作物柠条、红柳、白杨等的成果情况,同时潜方面的了解到目前贡井乡的土地资源情况以及土地利用方面的总体规划。

  (3)农户方面

  农户方面则是以民意调查为主,一方面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补助实施情况,以及农户自身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以退耕还林带来的真实改变为主,如:贡井乡的生态、生活水平的改善、实际耕地的剩余情况等,保证全面有效。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在本次实践出发前,团队根据《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等相关资料进行了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以退耕还林工程种植的主要树种、开展方式、补偿标准、后续管理、对农民生活及就业的影响、农民的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多个方面,保障实践的真实可靠性。

  (2)实地考察

  实践队直接深入贡井乡、园子岔乡退耕还林区,到各个地区进行走访调查,实地考察柠条、红柳等主要作物的成活情况与种植面积,深度且直接的接触退耕还林20年的成果。

  (3)调查访谈

  与当地政府部门、政府相关负责人员、村委干部、各地农户等进行交流访谈,重点了解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状况等各方面情况,并做了详细记录。

  (4)数据统计分析

  实践队向贡井乡、园子岔乡的相关负责人员了解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来的主要数据,并将其与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合,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份完整的数据结构。

  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一)退耕还林现状

  在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榆中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93万亩,特别是北山贡井林场每年基本以5万亩的速度递增,局部生态环境与气候环境改善已初见成效,全县1.68万农户6.91万农民受益其中。其中仅仅是贡井乡现有荒山造林面积2000亩,退耕还林面积9100亩,覆盖率高达12%。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2016年榆中县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还林面积16万亩;同时,榆中县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造林100万亩的生态林绿化工程。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程全面开展以来,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形成了以退耕还林为依托的后续产业,为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退耕还林的植被种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所以榆中县退耕地还林主要为商品林和生态林,树种一般是梨树、落叶松、侧柏、山杏、刺槐、花椒、钙果、榆树、红柳、沙棘、柠条等,草种为紫花苜蓿。其中贡井乡、园子岔乡则是因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选择了固土能力较强的柠条、红柳等进行大面积种植栽培。

  (三)林区种植管理模式

  (1)自查整改模式

  自2000年起,榆中县每年实施两次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自查整改。自查整改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质量,林木的保存率、成活率、长势、树种调优等林地变化情况。在自查整改工作中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总体状况,在保证主要植被柠条、红柳、白杨等成片的同时,也针对少数因土地贫瘠,成活率和长势不理想地块作出调整,每次整改针对发现的各种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都会按照农户名册一一记录。根据自查整改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制定奖罚处置方案,督促整改到位,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强抚育管理。

  (2)林草结合模式

  分区域在适宜地区的幼林地或郁闭度 70%以上的林下,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三叶草等,为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在此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使系统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型生态系统。

  四、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经过20年的努力,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999年榆中县植被覆盖率仅为8.7%,截止2017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299890hm2(不含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总面积91495.33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5%。此外,退耕还林工程还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全县沙尘天数逐年减少,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榆中县的沙尘天气仅14天,气候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

  退耕还林工程使当地林地面积大量增加,为各类物种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同时随着物种不断丰富,生物食物链在进一步复杂完善,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条件。据调查。目前,榆中县域内共有植物约117科425属982种,其中桃儿七、羽叶点地梅、膜荚黄芪、发菜、星叶草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频危植物。另有,党参、黄芪、祖师麻等药用植物上百种。同时榆中县充分将其转化为地区优势,榆中县区域内仅中药材厂都高达11座。

  (二)经济效益

  (1)产业体系

  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相关政策的改变,使得生态林与经济林的分布比例更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水平的发展。

  对于贡井乡来说,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各个农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新一轮的退耕还林为发展契机,着重发展经济效益,种植物不再以之前的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而是大大加重了百合、土豆、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重视中药材市场,在本乡镇内部建设中药材厂,将种植加工出售融为一体,大大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2)农民收入

  在田间访问中,队员们大部分调查到的都是家里已有退耕还林的土地同时在此基础上,仍然保留了部分耕地的居民。这些居民大都年纪尚可,普遍在45—60岁,还能够保证自家耕地的有效收成,同时也向实践队员阐述了全新的退耕还林。在这些居民眼中,退耕还林工程最好的一点便是将大部分家中由于偏远或者土地贫瘠无法种植的土地提供了经济效益,政府每年会向退耕还林的农户提供经济补贴,数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部分农户的补贴一直从开始退耕还林之日起提供到了2017年年底,这一点大大提高了每户人家的人均收入,让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当地的居民告诉实践队员:退耕还林的每一亩地都是享有国家补助。例如:挖一个树坑一元钱,每种植一亩林地则可以获得160元的奖励,而且这些补助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村名们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在保存了家庭基础耕地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国家政策,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退耕还林的土地,面积大小不等,有二、三十亩的,也有两、三亩的。这样即保证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缓解了家庭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为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提供了一定保障。相较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普遍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满足。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不仅仅是我国生态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但也是效益显著的。将民生问题融入生态建设,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行动指南,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三)产业结构

  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使当地气候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当地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改变。由最初单一种植粮食作物调整为种植以百合、大豆、甘草等经济作物为主。种植物的改变带来了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据调查,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从事农业生产人员较1999年减少约15%;而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较1999年增加了约2.5倍,更甚者有将自己的剩余耕地租给附近厂家来获取一定的收入。

  (1)种植业

  在林下经济模式的影响下,贡井乡洋芋种植广泛,洋芋生产在当地被干部群众亲切的称为“生钱的事业”。随着洋芋深加工的发展,洋芋的经济效益日渐显现。该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洋芋作为一项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以党员“双培双带”和党员“科技示范”为抓手,采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科技培训、示范引导的方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做大做强洋芋产业。他们注重调动农村致富能人和农民经纪人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愿联合,成立洋芋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洋芋种植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走出了一条“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贡井乡已成为远近闻名、名符其实的洋芋专业乡。

  (2)畜牧业

  贡井乡的“散养鸡”具有肉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老百姓曾骄傲地自诩“美国有个肯德基,中国有个散养鸡”。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下,贡井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散养鸡项目,提高散养鸡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鸡肉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散养鸡的附加值,散养鸡销往兰州、定西等大中城市,以此获取经济效益。

  五、退耕还林区的群众意见反馈

  退耕还林区的民众大都年纪尚可,普遍在45—60岁,还能够保证自家耕地的有效收成,同时也向实践队员阐述了全新的退耕还林。在这些居民眼中,退耕还林工程最好的一点便是将大部分家中由于偏远或者土地贫瘠无法种植的土地提供了经济效益,政府每年会向退耕还林的农户提供经济补贴,数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部分农户的补贴一直从开始退耕还林之日起提供到了2017年年底,这一点大大提高了每户人家的人均收入,让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而在入户问卷调查中,情况则出现了新的差异。这些居民往往家中并无剩余耕地,大部分以打工为主主要的收入方式。也有部分居民将自己的剩余耕地租借给当地的中药材厂以此获得基本生活保证。这些居民大部分是当年将耕地几乎全部进行还林,普遍还林面积都在10亩以上,虽然得到了政府相应的补助,但对于这些一辈子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农民而言,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耕地,这样的安全感更深也更重要,在问卷中,这些居民也隐隐表示希望能够再次得到耕地。

  六、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退耕还林工程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植被修复速度缓慢

  受地理位置及地形影响,即使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榆中地区总降水量依然较低,水资源缺乏。土壤含水量依然较低。植被修复速度缓慢,退耕还林工作任重道远。

  (二)农户对政策理解不足

  部分农户对政策理解不足,有复耕风险。在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中,仅有19.05%的人对于退耕还林政策拥有充分的了解,有一半的人群对于参与退耕还林政策抱有不太积极参于的态度,最主要的是超过60.72%的地区造林以生态林为主,经济林规模小,而针对政府补助情况的调查中,仅有10.32%的人能够对于目前的补助力度达到一种较为满意的状态,并且现今大部分补助也只持续到2017年,补助期满后,退耕地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加之农户对退耕政策认识不足,大大提高了复耕现象出现的可能。

  (三)林区后期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在实践团队调查期间,发现几乎每一片退耕还林地区都存在个体养殖放牧、更换农作物等现象。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范围广,经济投入巨大,但是由于管护人员劳务资金投入量不足,给退耕还林区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七、对策及建议

  20年的退耕还林工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持续做好这项工作,还需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提高民众的了解程度

  要针对现今的退耕还林现状,适当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政策措施及补贴力度宣传力度,同时通过政府开展宣传讲座、文件宣传等提高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

  (2)加大退耕还林政策执法力度

  依法按照相关规定对擅自复耕,进行林粮间作,乱砍乱伐等行为,对其予以责任追究,同时为了避免普法不到位,可以将退耕还林惩罚制度公布于公示栏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3)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业、优质林果种植业等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的推进,后续产业的进行一方面有助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实施,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补助的压力,也可有利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八、总结

  二十载退耕还林,历史性生态工程,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人的努力,而是所有人百余年的付出。生态,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党的十八大就早已经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正在一步步向绿色大国迈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的绿色美好中国。而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实践队员们在本次实践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调研数据,更多的是思考,思考祖国的青年人未来该如何做,思考生态建设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林坚,刘松雪,付雅洁等. 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土地利用.2017(24):113-121.

  [2]魏万河.十年铸辉煌—记榆中县退耕还林建设工程,甘肃科技,2010第26卷第17期.

  [3]火彦君,周逢满.榆中县生态修复思路[J]甘肃科技.2019.35(2):8-10

  [4]李学军. 榆中县退耕还林成效分析及后续产业建设思考[J]甘肃科技.2016.32(1):136-137

 

  学校: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白圣龙 罗瑞

责任编辑:崔宁宁 石伟强(学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