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黄山市7月25日电(通讯员 杨莉 李凌基 程悦)百病多从口而入,民有言,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花样层出不穷,口腔喉部疾病已然是一不可忽视的心头之患。
为了深入学习西园喉科治疗口腔喉部疾病的精妙之处与精髓,7月10日,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爱心医疗服务员团来到黄山市屯溪区的郑氏西园喉科,走访郑老先生,探索新安喉科的治病之要。
郑氏西园喉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色的大字承载着它一脉相承的辉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莉 摄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暑期三下乡团队带着学习新安医学的初心,亲访古徽州清代五大名医之一的西园喉科。初见时郑铎老先生热情的解说燃起了一种别开生面的亲切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婧雯 摄
初到西园喉科,团队成员看到诊所大厅内陈列的“瓶瓶罐罐”,参照着罐子旁边的注解和一些泛黄的老照片,研读着这些“瓶罐”的历史与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永璐 摄
西园喉科传人郑铎老先生正在给三下乡成员讲授西园喉科在四诊合参方面的治法之要,看看同学认真聆听的表情就知道郑老说得是多么的形象深刻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莉 摄
“这本宝贝它把喉科病症给分门别类的罗列了出来!”郑铎老先生正给夏令营成员介绍《喉科指掌》这本奇书,加强了夏令营成员对西园喉科的理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莉 摄
“在您心中西园喉科是如何传承的呢?”夏令营成员程悦问道。郑园老师正把西园喉科传承发展史细细道来。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胡婧雯 摄
一张合照定格下夏令营成员在西园喉科的回忆,承载的却是新安医学的文化与精髓,传承的是医道,点亮的是希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婧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