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5日,无锡职业技术大学“联湘锡遇”社会实践团队跨越1289公里,从太湖之滨奔赴武陵腹地,携手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深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探访非遗传承人,运用前沿数字化技术,为土家织锦、摆手舞、毛古斯舞与咚咚喹这四项承载土家族深厚历史与独特精神的文化瑰宝按下数字时代的“保存键”,让古老文明在比特世界中寻得永续传承的新路径。(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葛星星 石兮彤)
图为国家级传承人刘代娥讲解织锦技巧。茅家俊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刘代娥展示3D几何重建平台。茅家俊 供图
图为国家级传承人张明光教团队成员跳土家族摆手舞。王莹 供图
图为张明光和符清文合唱《梯玛歌》。王莹 供图
图为符清文穿戴精准定位列阵传感器进行摆手舞动作定位。王莹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拜访土家族毛古斯舞国家级传承人彭南京及其弟子省级传承人彭英华。茅家俊 供图
图为彭英华指导团队成员练习毛古斯舞的动作要领。茅家俊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用体感传感器捕捉动作并生成3D模型。茅家俊 供图
图为彭南京现场展示毛古斯舞。茅家俊 供图
图为省级传承人彭继蓉指导团队成员演奏咚咚喹。王莹 供图
图为彭继蓉演示竹管的选材与开孔。王莹 供图
图为彭继蓉穿戴传感器进行演奏数据采集。王莹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参观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并感悟精准扶贫精神。王莹 供图
图为无锡职业技术大学“联湘锡遇”社会实践团队与湘西民院师生合影。茅家俊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