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8月4日,厦门大学“海上森林”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五省(区),深入开展全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调研。团队面向“十五五”期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实施目标,深入探寻“海岸卫士”红树林的生存密码,用专业知识和青年智慧回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
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走访多家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踏访周边社区与村落,通过野外考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多维度途径,全面梳理我国红树林保护现状,深入剖析生态退化机理,总结典型修复路径与实践经验。同时,团队利用第十个“世界红树林日”契机,在各地开展绿色科普课堂,发放创意科普周边,提升公众参与度和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海岸绿色屏障。(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黄怡平 陈昱飞)
图为从通量塔上俯瞰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昱飞 供图
图为队员攀登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通量塔采集监测数据。陈昱飞 供图
图为实践队走访红树林种植区周边村落,探讨生态保护与民生经济协同发展。陈昱飞 供图
7月26日世界红树林日,队员在福建漳江口开展科普活动。陈昱飞 供图
图为队员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保育基地学习生态养殖技术。华雨笛 供图
图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写给十年后的红树林”寄语。华雨笛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广东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调研红树林保护与生长情况。吴晓 供图
图为队员在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进行红树林宣讲。苏丽婷 供图
图为队员在海南儋州新英湾红树林保护区滩涂发现的招潮蟹。邓月婷 供图
图为队员在海南儋州新英湾测量红树生长数据。邓月婷 供图
图为海南儋州南岸村退休村支书“写给十年后的红树林”寄语。陈昱飞 供图
图为实践队走访政府相关部门,交流红树林生态科学治理模式。陈昱飞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海南东寨港开展生物多样性调研。彭依依 供图
图为实践队调查浙江最高大红树林生长情况。华雨笛 供图
图为与2025全国最美教师、浙江海洋大学水柏年教授讨论浙江红树林保护修复状况。华雨笛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浙江清江口向村民科普红树林知识。华雨笛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浙江西门岛红树林学习生态修复与保护方法。华雨笛 供图
图为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理一行赴海南看望实践队员。陈昱飞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广西北海青少年宫开展红树林科普课堂。华雨笛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