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展现青年大学生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乡村振兴·青春笃行”笃行计划专项实践团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主题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开展为期11天的实践调研。
7月23日,实践团一行6人从沈阳出发,穿越壮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蜿蜒绕过黄河几字湾,经过宁夏、甘肃,历经43小时火车、7小时客车高海拔盘山路,于7月26日傍晚抵达实践目的地——海拔4500米的祖国黄河之源玛多县。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州西北部,属高平原地区。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平均海拔在4500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就发源于此,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
奋楫笃行将致远,挺膺担当正青春
7月27日上午,实践团一行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主题与玛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玛多团县委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玛多县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等工作情况,并与清华大学暑期实践队成员开展共建活动。
图为实践团与清华大学实践团开展座谈会。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供图
有关负责人分享了如何在实践中尊重和保护民族宗教权益、如何有效沟通和调解民族宗教冲突以及就生态保护、玛多县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热烈交流。“本次座谈会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不仅加深了实践团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理解,同时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团队负责人介绍说。
深入高原牧区,共筑高原生态屏障
玛多属高寒草原气候,一年之中无四季之分,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多大风,夏季短促而温凉,多雨。年平均气温-4.1℃,除5~9月份外,各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是青海省极端日气温最低的地方。玛多县大风日数多,从11月至次年4月最为频繁,约占年大风日数的70%~85%。玛多县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畜牧业,尤其是高原牦牛的养殖。这些牲畜适应了高海拔、低氧和寒冷的环境,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实地调研。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供图
座谈会后,实践团成员第一时间在团县委的帮助下前往牧区,针对“藏羊、牦牛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针对牦牛的种类、健康状况、病虫害类型、病虫害发生频率、牧区的环境因素等问题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数据,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团队负责人表示,后续团队成员将基于实地调查结果和技术要求,确定研究重点方向,开展防治技术研究,制造防治设备的原型机,在实验养殖场进行小规模试用,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和实际防治效果,对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团队成员希望采用生态友好型防治方法,提升牦牛、藏羊的健康状况,促进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为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绿色”经验。
跨区域对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中国大地上,藏族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探索者。青海省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藏传佛教、藏戏、藏医藏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了系统的传承与保护。7月28日-7月30日,实践团成员分别走进了岭·格萨尔文化博览园、宏觉寺、青海省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深入了解藏族文化。
7月28日下午,实践团队抵达“格萨尔文化博览园”,参观了解格萨尔赛马称王的史诗,深刻感受到“黄河之源 千湖之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了解藏族的民俗风情。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格萨尔文化博览园。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供图
7月29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宏觉寺,宏觉寺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古籍,如明清时期的重要文物题记,以及元明清时期的藏文古籍。“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宏觉寺的历史底蕴,也反映了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通过参观,实践团成员了解了这座千年古寺在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索汉、藏、蒙等民族千年交流的辉煌历史和团结印记。
此外,实践团成员前往青海省博物馆,带着对青藏高原文化的敬畏之心,循着精心布置的参观路线,欣赏每件文物,倾听青海历史故事,了解青海独特人文风貌和生态景观。“通过深入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宗教艺术及历史变迁,让大家领略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与自然之美,体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图为实践团合影。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供图
据悉,实践团自组建申报以来,在学院党委与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凝聚学院师生力量,邀请学院副院长、专业指导教师亲临指导并带队将科学技术服务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践行了机械学子“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实践精神,实践团成员将课堂理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专业技术赋能社会实践走深走实并真正做到落地成效。
下一步,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将联合共青团玛多县委以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地社会实践合作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实践交流平台,汇聚更大力量,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王云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