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郑财青年探寻“稻香之魂” 传承袁隆平精神

发稿时间:2024-08-09 13: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7月6日,郑州财经学院“种果青年”中国精神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走进湖南省长沙市隆平水稻博物馆参观学习,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中国精神宣讲活动。通过参观、访谈与体验,成员们全面了解了水稻种植的历史变迁、科技创新以及袁隆平院士的卓越贡献,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精神。

图为讲解员在为“种果青年”中国精神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讲解水稻的起源。刘铭 供图

  初识“稻”馆,启航稻香之旅 

  隆平水稻博物馆外,袁隆平院士的铜像巍峨挺立,阳光洒落,在青铜表面勾勒出柔和而坚定的轮廓。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展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从古老的农具到现代化的农业科技设备,每一件都承载着中国农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讲述着科学家们面对我国粮食问题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首先来到了“稻之源”展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实物展示,了解水稻的演化历程及其在全球农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看,这就是距今约一万年前的野生稻种子。”讲解员指着玻璃柜中的展品介绍道。团队成员们纷纷驻足,仔细端详这些承载着人类智慧与自然选择的珍贵遗物,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一位团队成员突然指着玻璃柜中的一件展品兴奋地说:“哇,这个工具,我在书上见过!它是古代农民用来收割水稻的,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实物。这真的让我更加敬佩那些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们。”

图为 “种果青年”中国精神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研究学习水稻杂交技术。刘铭 供图

  深入展厅,感悟科学之魂 

  随着参观的深入,“稻之梦”展厅成为了成员们关注的焦点。墙上挂满的照片、手稿和荣誉证书,件件都承载着袁老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袁老提出的‘三系配套’理论,是杂交水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讲解员的声音在展厅内回荡,在场的实践团成员无不为袁隆平院士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所感染,感受到了科研的精神和榜样的力量。

  在“稻之韵”展厅,成员们被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所吸引,这些图片记录了杂交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细节,也展现了袁隆平院士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并肩作战的感人场景。袁隆平院士那专注而坚定的眼神,激励着每一位团队成员,“看到这些照片,我仿佛能感受到袁老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一名实践团成员动容地说。

图为 “种果青年”中国精神宣讲暑期社会宣讲团成员为游客宣讲中国精神。刘铭 供图

  宣讲交流,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参观之余,宣讲团成员在场馆内外,结合展板图文,积极开展中国精神宣讲活动。“我们要像袁隆平院士那样,用科技的力量改变农业、造福人类。”成员动情讲述袁隆平院士立志学农、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勇攀科学研究高峰的艰辛历程,深入阐释袁隆平院士对“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执着追求,带领现场听众学习袁隆平院士勇于创新的高贵品质。

  “这些个学生讲的真好!真中!”“听罢后我更加敬佩袁隆平院士了!他不仅是我们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福音!”…… 现场听众神情专注,积极分享自我理解与感悟,表示今后将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发扬创新精神,为国家和民族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郭悠然)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