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大学蒲公英之诺支教实践团怀揣梦想与热情,踏上了前往河南焦作市和濮阳市乡村小学的支教之旅。7月8日至7月23日期间,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有趣的暑期特色课程。
毛笔课:墨香传情,书写未来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使孩子们领略汉字之美,实践团特别安排了毛笔书法课程。实践团成员王芊雅在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下,耐心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基础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强调运笔的力度与节奏。
“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在模仿中逐渐掌握技巧,根据发下的例字聚精会神地书写,每一笔都凝聚着他们的专注与努力。”王芊雅说。笔尖跳动间,墨香四溢,一幅幅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成为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见证。
图为孩子们观察老师的握笔演示。马岱宗 供图
草木染课:自然之色,创意无限
“草色摧染身上衣,映红犹闻采花香。”草木染课上,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探索植物的奥秘。首先教孩子们认识各种适合染色的植物,如紫草、茜草等,并介绍了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和染色原理。
待所有的操作事项演示过后,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其中,锤花拓草间勾勒出植物美妙的脉络图案。布料之上,方寸之间,是植物语言的书写,也是非遗技艺最简单的呈现。
图为草木染课部分教具和成果。马岱宗 供图
趣味手工课:动手创造,心灵手巧
趣味手工课上,实践团成员陶鑫拿出准备的黏土和钩针,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了各种有趣的手工艺品。孩子们在指导下充分发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动手用黏土捏出或可爱或奇特的形状,又在钩针的用法上互相学习,大胆创新,每一次尝试都让实践团充满了期待与惊喜。
“一张张洋溢着笑脸的黏土画,表达的是孩子们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陶鑫表示,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分享的快乐。
图为孩子们的趣味手工课成果。马岱宗 供图
心肺复苏课:生命教育,守护安全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施救技能,实践团成员郭柱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心肺复苏课。课程首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向孩子们介绍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紧急性。接着,他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检查意识、启动紧急救援系统、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能,郭柱邀请孩子们轮流上台尝试,并耐心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最后,他还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提醒孩子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迅速求助。“这堂课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了自救互救的技能,更要让他们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与脆弱。”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孩子们正确的心肺复苏手法。马岱宗 供图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蒲公英之诺支教实践团用爱与智慧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之光。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期待这些在爱与关怀中成长的孩子们能够带着梦想与希望,勇敢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马晓懿 张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