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苏州大学学子对话芦墟山歌传承人 体会古音新韵

发稿时间:2024-09-04 14: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价值,推动新时代非遗传承和创新,近日,苏州大学“山海船歌”社会实践团队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通过实地走访与影像记录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拜访了张舫澜、杨敬伟、张莺三位芦墟山歌传承人,共同聆听充满江南水乡独特韵味的芦墟山歌,经历了一场音乐与历史文化的深度对话。

  山歌古音:民间艺术的瑰宝与回响

  7月1日,团队成员来到苏州市黎里镇,拜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分湖诗社社长张舫澜。其工作室位于一片宁静的街巷之中,门扉轻启,一股古朴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张舫澜家里遍是藏书,其中有关芦墟山歌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在我父亲和塾师的影响下,我从初中时就开始搜集芦墟山歌,并逐渐参与到芦墟山歌的整理和创作中。”他向实践队员们介绍着自己与芦墟山歌的不解之缘,并热情地展示了其精心收藏的珍贵书籍和手稿。

图为张舫澜老师介绍其藏书。解姝玥 供图

  据张舫澜介绍,在他与其他芦墟山歌爱好者的共同采集和整理下,《五姑娘》山歌问世,掀起了修复、研究传统芦墟山歌文化的热潮。2004年,张舫澜参与出版了118万字的《中国·芦墟山歌集》。2014年,在他的带领下,96万字的《中国·芦墟山歌续集》问世。时至今日,张舫澜仍致力于芦墟山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山歌新韵:传统菁华与现代创意的和谐共鸣

  传统的芦墟山歌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无伴奏的纯粹与质朴,曾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然而,由于传统芦墟山歌在现代化进程中未能充分适应与融合,其在吸引和保留新时代听众方面遭遇了显著困境,从而流失了一大批潜在的年轻听众群体。“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芦墟山歌,适应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和审美需求,我和其他非遗传承人在原生态芦墟山歌中融入了分声部概念和先进的伴奏,并在背景音中运用各种民族乐器。”芦墟山歌曲调传承人杨敬伟介绍说。

  一边说着,杨敬伟带领实践队游览了黎里镇文化体育站,并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古韵吴江》《五姑娘·结识私情》《村口》等一批新时代芦墟山歌的创作思路。

图为杨敬伟老师带领实践队参观黎里镇文化体育站。解姝玥 供图

  谈及芦墟山歌传承的现状与挑战,杨敬伟面露忧虑。他指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愿意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然而,杨敬伟并未因此放弃,而是积极寻求创新之路,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技艺中,努力让古老的芦墟山歌焕发新的生机。

  山歌传承:古韵流长,薪火相传的文化使命

  为促进芦墟山歌的独特魅力跨越时空界限,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芦墟实验小学于1997年创立小山歌班并延续至今,深受各方关注和好评。在芦墟实验小学,第九批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代表性传承人张莺情绪饱满地演唱了一首“响山歌”,为实践队员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在芦墟山歌基地中,张莺亲自教学实践队员如何演唱芦墟山歌,并向他们介绍着荣誉墙上的芦墟山歌传承者。“山歌班自建立以来已经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小山歌手,带动了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了解芦墟山歌。有很多山歌班毕业的小朋友成年后回到家乡,和我一样致力于芦墟山歌的传承和弘扬中。”张莺自豪地说。

图为张莺带领实践队参观山歌基地。蔡秋媛 供图

  江南水乡育歌谣,古调新声共此朝。通过数日的实践活动,苏州大学“山海船歌”社会实践团队聆听悠悠古音,了解芦墟山歌的悠久历史,领略芦墟山歌时代新风貌。张舫澜、杨敬伟、张莺三位传承人也给予了实践队员深厚的寄望,“愿青年人能多关注芦墟山歌等非遗技艺,积极宣传推动非遗的弘扬和传承,为非遗谱写崭新篇章而努力”。(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解姝玥 王俞淇 周欣怡)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