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聚焦养殖尾水处理 南工大学子一线调研献策

发稿时间:2024-09-04 14:3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夏季是南京市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但由于高温、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较多,这也是养殖水环境与水质情况最复杂的季节。面对这样的季节特点,今年暑期,南京工业大学“小水滴”乡村振兴促进团围绕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情况与技术成果转化这一核心议题,深入南京市浦口区的水产养殖场进行深度调研。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养殖户、收集水样进行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改进空间。

  实践筹备阶段,团队观看学习了南京工业大学“一滴水的故事”系列报道。据悉,该故事讲述了南工大科研团队将纸浆废水处理后可以当作纯净水直接饮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这也带给了实践团队启发。

  “我们之所以用‘小水滴’命名团队,就是想传承好南工大‘创业精神’,深入一线调研,作为本科生也能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有所思考、有所行动。”团队负责人介绍说。

图为实践团队调研池塘水质情况。胡凯威 供图

  同样是“一滴水”,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和造纸废水处理的技术需求截然不同。“从实验室到池塘的距离有多远?尾水处理技术落地的难点在哪?这是我们团队关心的重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实践团队在暑期先后走访了浦口区可欣家庭农场、鑫勤家庭农场等十余家养殖户,进行实地调研,并亲身体验养殖户的日常工作。

  在池塘边,队员们不仅协助养殖户们开展作业,还对养殖尾水处理数据和技术需求进行记录整理。在永宁街道,团队还专门拜访了简诺田园养殖基地,“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水环境都会造就不同的尾水情况,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养殖户长时间的认同、消化。”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简诺合作社负责人张思洋说道。

  技术换代成本高、维护难度大是养殖户普遍反映的问题。在水产养殖一线的实地调研也让团队发现尾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诸多挑战,为后续的技术交流与研究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实践团队拜访简诺合作社。胡凯威 供图

  “来到养殖一线后,我们发现先前预设的技术需求都偏‘理想化’,养殖户们对于尾水处理方案的考量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团队指导老师郗培宇说,“摸清实情,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意义所在。”随后,团队拜访了浦口区畜牧水产站,该站负责人表示,需要进一步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尾水处理技术的落地实验,创建技术验证和反馈机制。

  不仅在“养殖端”调研,团队还来到了“研发端”学习实践。团队来到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向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请教,并参与了“两池一坝”新型尾水处理模式的研讨。水科所工作人员吴丹说,“同学们反馈的情况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我们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中,为水产养殖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图为实践团队前往市水科所学习。胡凯威 供图

  在整理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回到学校实验室,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探索改良优化尾水处理的材料和工程技术,尝试构建“尾水循环养殖”新模式,通过简化养殖尾水处理设施,提升各种营养元素在养殖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将污染防治与生态循环理念结合,实现了水资源集约、化污为宝、节能减排的有机统一。该方案也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养殖户的认可。

  团队负责人表示,“一滴水的故事”还在继续,“小水滴”团队从校园出发,走进技术研发一线、走进产业发展一线、走进科普宣传一线,将进一步运用调研成果、总结经验成效、反哺专业学习,持续关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刘少春 韩源 邱梦琳)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