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第一次坐飞机,不知道怎么值机,多亏了志愿者协助,你们就是当代青年的好榜样。”一对出行的老夫妇连声夸赞……志愿者们穿梭在候机楼各个区域,为广大旅客引领咨询、帮扶协助,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民航大学“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实践队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校服,佩戴醒目的绶带,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各个角落忙碌着,为广大旅客提供引领咨询、帮扶协助等多方面的贴心服务,成为了机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为志愿者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服务春运。李梦泽 供图
微善如流,让旅程如沐春风
志愿者身穿民航校服、佩戴绶带,积极维护机场秩序与安全。在安检通道口,他们耐心引导旅客排队,确保安检流程顺畅;在候机区域,他们主动帮助旅客搬运行李,指引登机口方向。此外,志愿者们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供多语种服务,帮助解决沟通障碍,利用民航知识,提供专业的建议与帮助。
春运期间航班密集、旅客众多,保障机场运转的志愿服务背后,志愿者们的辛苦可想而知。在经历学校的选拔后,志愿者们还需要接受来自天津滨海机场客运部、贵宾公司内训师的专业岗前培训。从熟悉机场的各个区域,到掌握基本的服务流程,再到学习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志愿者们都认真投入,以确保自己能够胜任接下来的志愿服务工作。
图为志愿者进行机场专业的岗前培训。赵启臣 供图
精益求精,让出行有“爱”无“碍”
真情服务特殊旅客,志愿者使出行“无碍”更有爱。志愿者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首乘、急客等特殊群体,提前安排部署,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和满足特殊旅客在航空出行中的各项需求,确保乘机舒适又安心。
对于安全学院的刘新晴来说,这次志愿服务绝非一场普通的社会实践,而是她个人成长途中难能可贵的机遇。面对各项事务,她从一开始的稍显生疏到逐渐应对自如,这一过程不仅显著提升了沟通能力,更真切地体会到被他人需要的幸福感。李梦泽感慨万分地说道:“当看到旅客在我的协助下顺利解决问题,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图为志愿者帮助旅客使用自助行李托运设备。董岳齐 供图
推陈出新,让服务触及“神经末梢”
服务无止境,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实践队利用休息时间编写“志愿服务便利贴”,让志愿者主动询问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向精准化发展。该手册围绕实际服务场景,总结了大量实用服务技巧与经验。从迎接旅客的问候,到引领旅客前往值机柜台的细节,都在其中作了详细梳理说明,有力地保障了后续机场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大地助力机场服务提质增效。
对于志愿者的多重身份,滨海国际机场团委将志愿者比喻为机场的“小雷锋”。“志愿者们展现了民航青年的责任担当,不仅是热心肠,也是智多星。”机场客运部门对实践队在机场的热情服务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为志愿服务成员服务民航天津春运暖冬行动。李梦泽 供图
据悉,实践队已连续两年在春运期间提供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880小时。下一步,实践队将持续擦亮“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志愿服务品牌,优化服务项目,满足旅客多样需求;强化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深化与各方合作,优化服务流程,为旅客打造更贴心的出行体验。(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董岳齐 刘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