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赶赴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士谔书院“士和言直”实践队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活动。实践队走访了枣园村、方才关村、梅湾村等多个村庄,并与太白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等部门交流,挖掘乡村振兴中的成功经验,剖析面临的挑战,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青年力量。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积极探索,成果显著。据太白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副局长许海刚介绍,2024 年,方才关村荣获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文明村庄”称号,梅湾村则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枣园村也荣获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 “四美” 红旗村党组织等称号。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太白县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产业旅游相辉映,融合发展促振兴
在产业发展方面,太白县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方才关村的菌菇产业颇具规模,其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400余亩,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产业园区。据方才关村党支部缑书记介绍:“我们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这里产出的菌菇品质优良,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菌菇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图为方才关村大棚内堆放整齐的食用菌栽培袋。薛傲祖 供图
枣园村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优势,构建了丰富的特色产业链。村里种植着蓝莓、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枣园村驻村干部自豪地说道:“得益于较高的海拔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我们这儿的蓝莓、葡萄品质都特别好。”当地还依托秦岭优质蜜源环境,建设了大型蜂场,产出的蜂蜜品质优良。同时,通过配套互联网宣传销售及仓储物流基地,枣园村蜂蜜品牌化和市场化进程得以稳步推进。特色种植业与优质蜂场成为村里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梅湾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良好,大棚车厘子园、百亩蓝莓园等通过引入现代化种植技术,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提升,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梅湾村杨主任介绍道,近些年引进的光伏产业也为村庄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实现了绿色能源与特色经济的双赢。”
在特色产业之外,乡村旅游也是太白县的一大亮点。太白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在太白县,随处可见供游客居住的特色民宿。梅湾村以农旅融合为发展重点,打造梅林山居民宿品牌,自营业以来收入可观。枣园村也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举办乡村迷你跑(村马)活动,深化了乡村旅游供给。枣园村村干部表示:“我们还计划结合特色农产品开发更多体验型旅游项目,像蓝莓、葡萄采摘,蜂蜜制作、山茱萸文化旅游节等,让游客感受农村生活乐趣,同时也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目前这些项目中的一部分已经成功开办。”
治理建设齐发力,乡村旧貌换新颜
太白县在注重产业多元发展的同时,也格外注重美丽乡村的建设。在梅湾村,通过建设村史馆、家风家训馆等文化设施,乡村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以增强,这样的建设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文化魅力。
在乡村建设和治理上,太白县同样成绩斐然。太白全县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县政府通过 “八清一改” 行动,清理了大量农村生活垃圾,拆除了废旧房屋,完成了改厕任务。同时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提升了乡村整体风貌。在乡村治理方面,创新了 “院坝议事” 等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梅湾村,还通过每周的房屋检查评比,激励村民改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太白县还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了数字乡村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村庄事务的智能化管理。
图为队员们与枣园村村民交谈。朱子奕 供图
交流经验启新程,展望未来绘宏图
实践队在调研过程中,与太白县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许海刚副局长介绍了近些年太白县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果以及未来规划。太白县在产业项目选定上,充分结合各村地理、气候等特点,经过多轮讨论、审核和公示,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定项目就是要贴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 他强调。
任倩副县长则分享了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她带领团队制作的 “美丽太白 邀您前来” 系列短视频,提升了太白县的知名度。同时,她还推动航天科技集团定向采购太白县农产品,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她表示:“新媒体是个好工具,能让太白县被更多人看到,农产品也能卖得更好,也能吸引大家来我们太白旅游,感受这边的独特风光。”
图为实践队员们正在与许副局长交流。薛傲祖 供图
此次调研,实践队也发现了太白县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梅湾村民宿价格定位偏高,在旅游淡季入住率较低;乡村面临青年就业岗位稀缺、人才流失的问题;旅游产业季节性差异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优化民宿定价策略、挖掘适合青年的就业岗位、开发四季旅游项目等。
心向苍穹,脚踏实地,实践队此次太白县之行收获颇丰。经过此行,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也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他们表示,将继续见证乡村振兴在中华大地上盛开的花,为乡村振兴贡献蓬勃的青春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孙乾翔 苏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