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地理标志产品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密钥,今年3月,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在湖北省商标品牌与地理标志研究院的指导下,以“青年为乡村振兴事业挺膺担当”为核心思想,聚焦湖北省各地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状况,号召154名青年学子紧扣地理标志产业运营与保护,在全省17个地区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地理标志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探访荆楚,解码地标发展“全景图”。据实践团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实践团奔赴咸宁赤壁、宜昌秭归、荆门京山、黄冈蕲春等全省17个地区的62个县市区,共计调研地理标志产品51个。
实践团通过“多点调研+问卷访谈”的模式,针对地方发展情况与产业特色设计调研实践方案,全面研究湖北省地理标志产业保护与运营问题。实践团成员“因地制宜”,针对各地不同的地理标志产业系统设计对应问卷、提出访谈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有效问卷5435份。实地走访党政机关、产业企业、行业协会与农户合作社等主体102家,形成深度访谈稿153篇,调研材料36万余字。在躬身实践之中探求乡村振兴背景下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图为实践团在实地开展问卷调查。卢思佳 供图
矩阵赋能,描绘地标产业“新蓝图”。实践团创新步履不停,坚持多维矩阵赋能地理标志产业宣传路径多元化。团队围绕社区、校园、企业等活动场景,以“地标微课+”“普法宣传”与“公益服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开展宣传科普50余次,覆盖群体广泛,达3万人次。
成员精心制作了精美的折页、醒目的易拉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积极互动环节,通过知识问答、产品品鉴等形式,激发居民对地理标志的兴趣,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原创微视频《听涛静流 茗响青砖》与《茶香四溢,乡村振兴路》全网展播浏览量突破20万次。用青年视角、青年声音宣传地标文化,推广地标产品,讲好地理标志生动故事。
图为实践团拍摄地标宣传视频。卢思佳 供图
献策荆楚,青年为产业发展“划重点”。该团队以各类相关学科竞赛为契机,联动多地党政机关、行业协会与地标企业共计67家,通过“以赛促新”的方式,为各地地理标志产业的保护与运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共计获得省部级奖项21项。
团队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赤壁市茶叶协会等8家单位达成合作。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与赤壁市茶叶协会就赤壁青砖茶国家级地理标志示范区筹建验收工作相关事宜达成合作,为地理标志产业品牌运营与建设工作注入青春力量。
据悉,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曾获2024年团中央“乡村振兴 青春笃行”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湖北省2024年暑期“三下乡”重点立项团队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多次。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团队对现有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建议与方案。其中相关建议报告受到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研究建议获多家党政机关、行业协会与产业企业采纳。(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刘天睿 唐晨宸 陈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