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传统武术、医学知识与文化体验融入老年群体的健康服务中,日前,湖北医药学院“医武同心”社会实践队在湖北省十堰市老年大学,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武当太极传薪火,康养银龄筑安康”主题健康服务活动。
健康关怀:从指尖数据到心间认知的桥梁
活动首日,在沈红敏老师的带领下,“医武同心”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带着血压计、听诊器等专业设备,在十堰市老年大学内精心布置了健康检测区。
活动一开始,检测区就排起了长队,队员们有条不紊地为老年学员们逐一测量血压,详细记录各项数据。
“您的血压稍微有点高,平时饮食要清淡些,少盐少油,还要注意规律作息。”队员们一边测量血压,一边结合实际案例,耐心地向老人们讲解高血压的危害、症状以及日常防治方法。
随后,实践队分成五个小组,与老年人展开深入的访谈调研。在温馨的交流氛围中,老人们打开话匣子,纷纷分享自己对武当武术的喜爱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老年大学张阿姨感慨道:“平时只知道锻炼对身体好,但并不清楚怎么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今天和孩子们聊完,心里有谱多了。”
图为队员为老人测量血压。杨研 供图
生命守护:化繁为简,让急救技能触手可及
急救技能培训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实践队对急救知识进行了简化和优化。
在人体模型前,队员陈博文一遍遍地进行心肺复苏术演示,同时大声讲解着关键要领:“大家看,先找到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叠扣,手臂伸直,垂直下压,记住节奏是每分钟100次,深度至少5厘米!”
在创伤包扎教学环节,志愿者们准备了绷带、三角巾等急救用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从头部三角巾包扎法到手臂、手掌等部位的包扎技巧,老人们从最初的生疏笨拙到渐渐熟练。
参与培训的李阿姨兴奋地说:“虽然这些操作看着复杂,但是跟着孩子们一步步学,感觉简单多了,以后遇到突发情况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图为队员们向老人们讲解创伤包扎。王语 供图
医武相融:古法新传,让养生智慧融入日常
活动中,实践队将武当武术与中医养生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队员们把武当武术的一招一式拆解为简单易学的养生动作,带领老人们在舒缓的音乐中练习。
在中药材展示区,胎菊、金银花、枸杞等药材吸引了众多老人驻足。“胎菊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合爱看电视、刷手机后用眼疲劳的时候饮用;金银花是天然的‘消炎药’,咽喉不适时泡水喝再好不过了。”队员们一边展示药材,一边详细讲解其功效。
随后,老人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称量药材,制作专属养生茶包与驱蚊香囊。
文化交流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在书法交流现场,墨香四溢,实践队队员们提前准备好宣纸、毛笔、墨汁,展示了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并耐心讲解笔法与结构。
“年轻时练过毛笔字,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写,又找回了那份乐趣。”参与活动的刘阿姨笑着展示自己刚完成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图为队员协助老人书写书法作品。陈沛璇 供图
“医武同心”实践队负责人总结道:“此次活动通过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仅为老年群体送上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关怀,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探索出了新的路径,更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了青春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陈静怡 冯佳妮 杜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