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体教融合号召,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于6月24日组织党团员志愿服务队走进广西玉林市东环小学,开展以“红棒接力传技能薪火·体教融合育强国栋梁”为主题的沉浸式体教融合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志愿者们通过理论宣讲、技能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青少年播撒体育火种,搭建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的新平台。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授课。陈耿博 供图
榜样引领铸魂 体育精神浸润童心
活动现场,体育健康学院师生团队以“中国体育精神图谱”为主线,运用多媒体互动教学形式,为小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体育思政课。
团队成员以“亚洲飞人”苏炳添突破极限的励志故事、“移动长城”姚明推动篮球事业发展的家国情怀、奥运冠军全红婵“水花消失术”背后的千锤百炼为切入点,通过时间轴展示、数据对比和现场访谈视频,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体育精神内核。
“苏炳添在32岁仍能跑出9秒83的亚洲纪录,告诉我们年龄不是限制,拼搏没有终点!”三年级学生陈晨在互动环节激动分享。宣讲过程中设置的“体育精神关键词”抢答、运动励志金句书写等环节,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为国争光、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体育价值观。
图为带队老师为孩子们授课。陈耿博 供图
技能实践筑基 传统体育焕发新彩
理论教学结束后,操场上演的“双线并行”实践课程成为活动亮点。
在乒乓球训练区,学院派出的国家一级运动员指导团队采用“三阶教学法”,从握拍力学分析到脚步移动训练,系统化传授竞技技能。
抛绣球体验区则化身民族文化课堂,孩子们在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指导下,感受这项源自唐代“抛绣择婿”习俗的体育魅力,单手抛接、花式传接等技巧展示引得阵阵喝彩。
“注意手腕发力!对,就像甩鞭子一样!”体育教育专业大三学生陈先运一边纠正动作,一边为孩子们讲解抛绣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
两个实践区同步开展的“技能趣味闯关赛”,让百余名小学生在竞技中体验运动乐趣,在协作中感悟体育精神。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抛绣球动作。陈耿博 供图
体教融合赋能 协同育人开创新局
此次活动是玉林师范学院深化校地合作的创新实践。体育健康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构建'理论+联赛+实践'三维育人体系,既为基础教育注入优质体育资源,也为学生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实践平台。“
据统计,今年该学院团队累计开展专题宣讲6场、技能培训12课时,形成体育教学案例18份,相关经验将纳入学院”体育教育创新实践库”。
东环小学北校区主任李林聪认为:“高校送教入校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学校体育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特别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园,既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形式,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据悉,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近年来已与6所中小学建立体教融合活动交流,未来将持续探索“高校-地方-社区”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方云康 彭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