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南昌大学师生寻根人民司法起源 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发稿时间:2025-07-07 17: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南昌大学(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组织南昌大学法学院红色司法实践队来到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开展红色司法实地寻根调研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在革命旧址与现代司法实践的交融中追溯人民司法起源,传承百年红色法治基因。

  革命火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司法实践原点

  江西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司法实践探索。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践队员通过实地阅读展陈的《裁判委员会报告》、裁判委员会旧址照片等材料,直观感受到了早期司法实践的人民性本质。

  “当看到裁判委员会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受理了包括斗殴、盗窃、赌博等在内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达432起,我才深刻体会到司法为民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百年前就已扎根的实践原则。”队员周思睿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图为队员们参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周思睿 供图

  精神赓续:从历史旧址到现代司法的创新实践

  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实践队成员实地考察了裁判委员会办公场所。讲解员介绍说:“这里曾是工人们摆脱路矿当局腐败法庭欺压的正义堡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司法组织首次实现了工人自主解决纠纷的权利。”

  一扇窗、一张木桌、几把椅子,裁判委员会的7名委员就坐在这里办公,讨论关于委员会的一切事项,调处矛盾,公正裁决,这种集体讨论、共同裁决的方式,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议制度。

  当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安源区人民法院五陂法庭初心文化基地。“初心文化基地以忆初心、践初心、守初心三大板块,串联起了红色司法的百年脉络。”尹天兰庭长向队员们介绍道。

  百年后的今天,人民法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决站稳人民立场,将安源红色司法精神融入法院工作全过程,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提升司法为民的效能,让队员们对司法为民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认知。

图为队员们参观法院初心文化基地。刘善财 供图

  青春誓言:法治新青年的时代担当

  “‘安源裁判委员会的价值核心在于人民’,这要求法律人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南昌大学(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建中在现场座谈中强调。

  他带领队员梳理了安源司法实践在组织架构、工作原则等方面的六大开创性贡献,并寄语队员们:“要把历史智慧转化为解决现实法治问题的能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法律人的时代担当。”

  队员张佳玲对此次调研深有感悟:“站在人民司法的起源地,我们触摸到法治中国的精神根系。未来将以安源裁判委员会的公平之魂为指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图为实践队在安源区人民法院五陂法庭的合影。刘善财 供图

  队员们表示,站在人民司法的起源地,切身体会到红色司法的为民初心,将从这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力量,加强学习研究,不断发扬光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未来司法实践的道路上,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梳理了人民司法的历史脉络,更通过‘行走的思政课’,为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搭建了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实践平台。”邓建中总结道。(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何玉吉 魏来 张佳玲)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