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湛江科技学院师生聚焦特色产业 奔赴“良姜之乡”调研

发稿时间:2025-07-10 11: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7月4日,湛江科技学院“激流勇进”实践团在农学高级工程师陈思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良姜之乡”——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开展为期五天的“聚焦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

  这支由12名跨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将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全面了解龙塘镇良姜产业发展情况。

  从陌生到了解:一堂生动的农业实践课

  初到龙塘镇,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眼前广袤的姜田充满好奇,立即被眼前一望无际的姜田所震撼。正值良姜生长旺季,翠绿的姜叶在微风中摇曳,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以前只在厨房见过生姜,今天才知道良姜原来是这样生长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杨艾菁兴奋地说。在龙塘镇核心良姜种植区,队员们跟随当地负责人深入田间,系统了解良姜从选种、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

  龙塘镇依托独特的红壤土质和充足的光照条件,培育出占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的高品质良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规模让队员们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良姜能成就这么大的产能!这也体现了特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会计专业的刘迎鑫在调研笔记中写道。

图为龙塘镇龙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优质良姜晒干品。杨艾菁 供图

  从理论到实践:多专业视角下的产业观察

  在徐闻县龙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不同专业背景的队员们见证了良姜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蜕变过程并展现出独特的观察视角。机械工程专业的梁鸿祐对自动化加工设备格外关注:“这套分级系统的机械原理很精妙,完全可以应用到其他农产品加工中。”会计专业的同学们则仔细研究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分析良姜产品的市场效益。

  在品鉴室里,从传统的姜片、姜粉到创新的姜茶,实践团成员们品尝了不同工艺制作的良姜产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姜茶既保留了良姜的药用价值,又改善了口感”。

  实践团队长周嘉怡在品尝后感叹:“通过品鉴姜茶、参观生产线,我们了解到良姜不仅能入药、调味,还能应用于香水制造,远销欧美市场。”

  在包装车间,体育教育专业的副队长方金凯在参观加工车间后深有感触:“工人们熟练的包装动作,让我想到了体育训练中的协调性练习。乡村振兴就像一场接力赛,需要团队协作精神,每个环节都要精密配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同学也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对农业产业有了全新认识。

图为龙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给队员们介绍良姜晒干技术。邓楚银 供图

  从观察到思考: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亲身体验田间劳作,更与当地农户、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农民伯伯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与使命。”一位实践队员在总结会上说。

  此次龙塘之行,让这群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见证了特色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各专业同学结合所见所闻,纷纷提出创新设想。

  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计划开发“小小农夫”系列课程,通过种植体验、农产品手工等活动,让城市幼儿了解农业生产;机械工程专业的同学打算改良小型农用设备机器,可提高小农户的初加工效率;会计专业的同学们则着手编制《农户简易财务管理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农户做好收支记录,帮助农户做好财务规划。

  这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一个成功的农业产业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支撑。从种植技术到加工设备,从财务管理到市场营销,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专业学问。正如带队老师陈思所说:“乡村振兴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正是我们组织跨专业实践团的初衷。"(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刘迎鑫 杨艾菁 梁晓忠 邓楚银 陈思)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