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高速列车上的中医药课堂 让优秀传统文化破壁出圈

发稿时间:2025-07-14 14:2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当G7762次列车以300公里时速掠过江淮平原,两节特殊车厢正在焕发新生——药材标本在展台泛着微光,耳穴模型旁艾草清香浮动,香囊制作台的彩绸随风轻扬。

  7月3日,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一根银针,一颗匠心”爱心志愿服务团联合中国铁路上海局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迎客松”号党员乘务组,在G7762次列车上展开了一场创新性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快闪式”活动,将52分钟的旅途碎片时间转化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黄金窗口。

  此次活动采用双轨并行模式。志愿服务团到达指定列车车厢后,迅速完成“中医药文化区”与“养生体验区”布展。物料组快速归置药材标本和游戏道具,体验区同步架设耳穴模型、艾草锤和香囊制作台,成员协力构建本草驿站。当列车驶离站台时,一个融合教育、体验、诊疗功能的移动文化空间已然成形。

  文化区内,“中药emoji猜猜乐”以当代青年熟悉的视觉符号重构传统文化认知,20张精心设计的表情卡片引发乘客竞相解读。

  “感官秘境:五感识药挑战赛”则通过触觉布袋、视觉对比等沉浸式设计,引导乘客辨别桂圆干与荔枝干的纹路差异、薄荷与薰衣草的香气特征。

  现场数据显示,90%以上参与者成功通过至少一项挑战,不同年龄层在集章卡上留下文化交融的印记。

图为乘客参与感官秘境游戏。李正源 供图

  养生体验区创新构建“集章兑换-手作实践”闭环机制,提供沉浸式实践平台,乘客通过亲身参与深度感知中医药文化精髓。

  在耳穴贴压区,团队成员宋庆、孙文强运用标准化定位技术,为体验者精准贴敷耳穴。“神门穴有助舒缓神经紧张,胃肠点可调理消化功能。”孙文强边操作边讲解。

图为团队成员为乘客提供个性化耳穴体验服务。李正源 供图

  相邻的香囊制作台前,团队成员吴浩天指导参与者配伍陈皮、冰片、玫瑰花等药材,亲手缝制兼具驱蚊提神等功效的中药香囊。

  在最受欢迎的艾草锤制作区,乘客将艾绒填入棉布反复塑形,制成可带回家的养生器具。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乘客制作艾草锤。李正源 供图

  “这次乘坐高铁带女儿去杭州旅游,没想到在高铁上还能学习到中医知识,我的女儿刚填报完高考志愿,其中也选择了医学院,希望能将医者仁心的精神继承下来。”旅客洪女士说,“孩子与同学们交流得很开心,希望上大学之后也能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她的女儿在完成香囊制作后表示,“亲手将药材装入布袋的过程,比单纯听讲更能理解中药配伍的精妙”。

图为团队成员、“迎客松”号工作人员、参与活动乘客合影。李正源 供图

  据悉,此次活动覆盖合肥南至芜湖段292公里行程,产出艾草锤37件、中药香囊65枚,耳穴体验人数超80余人,形成“体验-服务-传播”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列车长张梦雅指出,“这不仅是服务升级,更是传统文化传播范式的突围。”

  安徽中医药大学吴子健教授认为,这种“交通载体+文化快闪”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具备可复制性:当耳穴贴压的种子在王不留行籽中萌发,艾草锤的清香随行囊流动,让千年本草搭上时代快车,传统文化便能冲破圈层,在每一个现代生活场景中落地生花。(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刘妍嫣 汪超 赵天宇)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