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高铁上的生命守护:乘客突发不适 高校师生社会实践途中紧急施救

发稿时间:2025-07-30 10:3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7月10日上午,由十堰开往汉口的G6808次列车上,一名老年乘客突发不适,列车工作人员通过广播急寻医生。危急时刻,乘坐此趟列车的湖北医药学院“红色千里行”社会实践队的6名学生及带队老师潘金戈在听到广播后立即赶来,通过紧急救治最终乘客转危为安。

  据了解,事发当天,列车行驶途中,7号车厢内一名老年男性患者突发不适,列车工作人员迅速判断情况危急,开启广播寻找车厢上的医护人员。此刻,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的湖北医药学院“红色千里行”团队,正位于相邻车厢。带队老师潘金戈在听到广播后,与六名团队成员几乎同时起身,逆着人流奔向7号车厢。

  由于列车上检查条件极其有限,无法明确诊断。潘金戈老师和队员们询问了患者家属,得知老人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II型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多项基础病史。又详细询问了老人近日的一般情况包括饮食、大小便、睡眠、情绪、用药和血压血糖控制等情况,通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开展基础体格检查后,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指导老人服用随身携带的药物后,老人症状逐渐缓解。

  待老人病情平稳后,实践队员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了急危重症应对措施和慢性病管理知识,嘱咐其一定要定期前往医院复诊,严格遵循医嘱,待列车到站后,务必前往医院接受正规诊治,并规划最近的就医路线,确保后续医疗安全。

图为带队老师潘金戈正在为患者展开救治。姜慧林 供图

  高效专业的现场处置并非偶然。经了解,带队老师潘金戈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读于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并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且团队成员均为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彩虹”灾害医学救援志愿服务队,全员持有初级红十字救护员证。

  在“彩虹”服务队期间,他们接受了极其严格与系统化的专业急救训练,不仅娴熟掌握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常见急救技术,还深入学习了针对气道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在队期间队员们曾多次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热情投身于团队组织的各类急救知识科普活动,通过现场演示、互动教学、发放科普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黄金四分钟”等关键急救理念与技能,致力于提升社会整体的自救互救能力。正是这段在“彩虹”服务队中的宝贵经历,为他们在本次列车上的施救行动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行动前,他们亦严谨遵循了急救伦理与法律规范,明确征得了患者家属及列车工作人员的一致同意。

图为赵文文同学跟随团队教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姜慧林 供图

  事后潘金戈表示:“今年我带领团队以'寻根红医路 筑牢廉洁心'为主题重上井冈山参与学习教育活动,途中遇群众突发不适等待救助,无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曾经的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还是如今身为医学院校思政辅导员,挺身而出,以身作则,践行使命担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经历不仅是一场应急救护,更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让井冈山的点点星火永不断代,在新时代永绽光彩,让好人文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为红色千里行社会实践队队长,这次在开往井冈山的列车上参与急救,让我对革命圣地的精神传承有了更深的感悟。当我们在疾驰的高铁上为老人测量血压、安抚情绪时,仿佛触摸到了井冈山时期"红医"们战地救人的温度。”学生赵文文感慨道,“潘老师临危不乱的专业素养和队员们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不正是井冈山时期'把一切献给革命'精神的现代诠释?在和平年代,我们医学生的'战场'就是每一个需要救助的生命现场。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练就过硬医术,培养高尚医德,就是对红医精神最好的传承。”(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姜慧林)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