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敲响,“小法官”正襟危坐,“公诉人”据理力争……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的孩子们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庭审”。西南大学法学院廌鸣师生联合社会实践团将“模拟法庭”搬进乡村,为当地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难忘的沉浸式法治教育课。
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下沉基层、助力乡村善治,西南大学实践团在保坪村开展了主题为“法治先锋行,共筑平安坪”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模拟法庭辨真伪,网络世界守法规”沉浸式法治体验课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实践团聚焦青少年网络安全风险,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网络诈骗案例为蓝本,精心编写了模拟庭审剧本。活动前,实践团成员对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们进行了系统培训,不仅详细讲解了各个法庭角色的职责和庭审的具体流程,还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证据意识”“程序公正”“权力保障”等法治理念。培训过程中,孩子们围绕案例焦点展开了激烈讨论。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青少年做模拟法庭培训。团队供图
7月3日上午,模拟法庭正式“开庭”。孩子们身着象征“法官”“公诉人”等身份的专门服饰,迅速进入了各自的角色之中,“审判长”严肃地把控全场,“公诉人”逻辑清晰地指控,“辩护人”抓住细节有力辩护,“书记员”一丝不苟地记录。从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激烈的法庭辩论和被告人最后陈述,整个流程严谨规范。法槌声下,孩子们神情专注,严格按照程序发言。亲身体验庭审各环节,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与程序的严谨,理解了规则的意义。
图为模拟庭审现场。团队供图
新颖的形式和孩子们认真的表现,吸引了众多村民和家长现场观摩。“以前讲知识,孩子总是嫌枯燥,不愿意听,现在让他们自己演法官、检察官,兴趣一下就来了,回家还讨论呢!”一位家长欣喜地说。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更是收获满满:“知道了不能随便在网上买游戏装备了!”“原来打官司要经历这么多步骤,法官真不容易!”更有孩子眼神发亮地表示:“我长大了也想当一名法官,维护公平正义!”
图为“廌鸣护微”十佳优秀小普法员合影。团队供图
活动尾声,本科生代表陶林泽、肖易佳,研究生代表蓝梓尹分享了实践感悟。随后,保坪村党委书记代小月发言,她期待更多青年力量投身乡村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梅做最后总结,她向保坪村委的鼎力支持致以诚挚谢意,勉励师生继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法治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孙孝霞 胡靖敏 肖阳 唐嘉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