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孩子每年都来,给村里带来不少新想法!”村民笑着说道。
7月5日清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寻宝莲麻“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支大学生团队连续四年扎根古村,围绕岭南古纸瑰宝——流溪纸,讲好从竹子到竹纸的非遗故事。今年,实践团继续深耕“技艺复原-文化振兴-农文旅融合”路径,带着让流溪纸文化“破圈”的全新计划再出发。
图为实践团在莲麻村拍摄短视频。廖骏纬 供图
长效结对“不断线”:校地常态共建筑牢红色传承根基
2022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学院党委先后与莲麻村党支部、吕田镇签订三年共建协议。双方围绕党建共建与专业服务开展合作,形成“假期集中实践+日常驻村”的常态化服务体系。
在7月7日的调研会上,材料学院党委书记谢国伟表示:“四年来,双方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推动校地合作常态化开展,为持续深入共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打造“红旅+”新式研学模式,形成“东纵足迹”数字云旅专线。”今年,团队利用非遗流溪纸融入莲花、竹子等元素开展廉洁主题教育,让传统技艺成为串联校地合作、涵养清风正气的主脉络。
图为党建共建活动现场展示廉洁主题作品 。廖骏纬 供图
青春力量激活传统技艺:从技艺复原到文化破圈
广东省造纸专家林润惠与流溪纸第三代传承人路国忠合作改良出“选材、削青、浸竹、洗浆、制浆、过滤、抄造、干燥”古法造纸新式8大步骤。实践团队结合这种新式技艺设计制作智能文创,推出首个流溪纸主题的吉祥物——莲小纸,通过3D打印技术生动刻画出古法造纸人物风貌。
团队成员更将经典歌曲改编为音乐文化三部曲,《流溪纸颂》斩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文化节优秀改编作品。搭配莲麻古景拍摄的短视频以中式美学破圈传播,小红书话题浏览量半小时突破1000。团队指导老师张舒心、傅琨结合青少年视角,将流溪纸的故事编辑制作成了精美的图书并印刷出版,通过时尚的绘本设计将古老技艺与青春创意碰撞融合。
图为实践团在莲麻村拍摄短视频。廖骏纬 供图
科创潮涌乡村振兴: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从2022年一部手机撑起的简陋直播间,到如今配备专业设备的标准化直播场景,团队已打造出“云端研学”“数字助农”双矩阵,与莲麻古纸研学堂、纸文化节等深度呼应。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化身“数字新农人导师”手把手教授村民运营线上平台,让手机成为新农具。
为了打破流溪纸的传统边界,团队引入微生物检测技术,攻克流溪纸在食品包装领域应用的安全难题。团队还在流溪纸制作的包装上嵌入识别芯片。消费者用手机轻轻一碰就能出现电子名片,不仅可以了解产品信息,更能解锁流溪纸的文化故事。
图为实践团举办直播活动。廖骏纬 供图
团队队长表示:“在实践中,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把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特长与流溪纸产生独特的反应,寻宝莲麻不只是探寻古法技艺,更是找到闪闪发光的自己。”(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廖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