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1日,“语”你融通志愿推普——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藏区推普小队奔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参木达村幼儿园,开展“童语启蒙·双语筑梦”推普浸润活动。团队成员巴桑普赤凭借汉藏双语优势,以汉语游戏、拼音教学、儿歌传唱、身体部位认知等多元形式,为幼儿开启普通话启蒙之旅,架起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
团队成员通过藏语简单问候拉近距离,分发卡通贴纸作为见面礼,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藏语表达。互相介绍环节中,队员先用普通话自报姓名,再翻译为藏语,帮助孩子们建立语言对应认知,快速消除陌生感,构建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巧妙。团队成员以教室中的黑板、桌子、玩具等物品为载体,开展“教室识物说普通话”小游戏。队员指认物品后,孩子们用普通话抢答名称,“黑板!”“桌子!”的稚嫩声音此起彼伏。一名扎着小辫的女孩首次尝试用普通话回答时虽略带羞涩,但在队员的鼓励下清晰说出“皮球”,赢得全班掌声。这种趣味互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汉语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活跃的氛围基础。
图为推普队队员为幼儿教授普通话拼音课程。巴桑普赤 供图
基于幼儿认知特点,团队将拼音教学作为核心环节稳步推进。教学中采用“示范——模仿——校正”三步法:队员先夸张示范单韵母、声母的发音口型,如张大嘴发“a”、拢圆嘴发“o”,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发音要领;再带领孩子逐字跟读,从“a、o、e”到“b、p、m、f”,确保每个音节准确传递。课堂中,队员还设计即时反馈机制,当幼儿准确读出音节时,集体齐诵“棒!棒!你真棒!”的鼓励语,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幼儿主动使用汉语,使课堂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掌握基础拼音后,成员带领幼儿学唱普通话儿歌《找朋友》,并编排趣味手部动作。“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成员边唱边示范,幼儿们很快跟上节奏,教室里童声朗朗,小手拉小手模仿“握握手”互动,藏汉双语交织的温馨场景,让语言成为传递友谊与欢乐的纽带,更让普通话以鲜活形式浸润童心。??
图为推普队队员在开展《找朋友》普通话儿歌教学。巴桑普赤 供图
后续课程中,团队采用“汉藏双语联动教学”模式,先以藏语阐释身体部位含义,再教授普通话名称。成员指认部位,幼儿用汉语抢答,“鼻子!”“嘴巴!”随机点名互动时,孩子们踊跃参与,有的还会调皮地指着队员的鼻子喊出答案,在双语切换中深化汉语认知,也让民族文化在语言交流中交融共生。??
团队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藏区推普工作,让普通话成为串联民族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纽带,为西藏教育发展与民族交融注入持续活力。(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崔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