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8日,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园林系专任教师刘堂茂、吴志成带领该校“醉美乡村”服务突击队,深入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西联村与阳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园林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调研、精准设计,为当地绿美庭院建设和挡土墙美化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为构建新型乡村图景做出了贡献。
炎炎夏日,挡不住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通过与西联村委副主任何廷聪、阳山村委委员陈福勇的交流访谈,突击队师生了解到西联村存在庭院功能混杂、植物配置无序、挡土墙生态文化价值未开发等痛点;阳山村则因土地开发强度大、产业以二产为主,绿化率极低,寸土寸金。
“我们村的挡土墙面积大,但很多地方瓷砖脱落,光秃秃的不好看,有些地方杂草长得又太乱。祠堂两边的墙,尤其需要美化。”何廷聪在带领团队实地勘察时介绍道。队员们现场看到,祠堂左侧墙体呈梯形,白色马赛克砖大片脱落,攀缘植物肆意生长;右侧长墙贴灰色马赛克,同样存在植被不均、风貌单调问题。村民们普遍希望改造能降低成本,兼顾美观、实用与个性化。
图为韶关学院“醉美乡村”服务突击队师生在西联村祠堂旁测量挡土墙尺寸。张彩华 供图
精准的需求定位是设计的基础。突击队分组行动,运用无人机航拍、实地测绘技术精确采集空间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与村民深入交流。
在测量典型庭院时,户主们敞开心扉:有一户希望保留现有乔木、灌木等盆栽,前院需解决工具杂乱堆放,后院则要求整洁易打理,可增种观赏或药用植物;另一户主强烈要求前院保障停车功能,后院则迫切需解决蔬菜种植杂乱、病虫害严重及土壤改良问题,并渴望种植龙眼、荔枝,还要兼顾过年短期饲养家禽的空间;还有一户家庭院已大面积硬化,需求集中于杂物规整、利用盆栽美化,且后院需确保通道畅通,移除遮挡后门的旺盛瓜藤。???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西联村蔬菜种植户(二户主)在后院交流种植需求和土壤情况。刘堂茂 供图
面对多元需求,突击队发挥专业所长,迅速整理数据,提出了针对性设计方案。针对三户典型庭院,方案各有侧重:一户以“低成本观赏庭院”为核心,优化植被布局,增设驱蚊植物,巧妙设计工具收纳区;蔬菜种植户则获得科学分区规划——抬升式种植槽用于高频蔬菜,规划独立果树区与临时禽舍,并创新提出密植迷迭香、薄荷等驱虫香草替代农药的植保方案;另一户的硬化庭院则通过合理分区、精选盆栽和杂物收纳规划,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整洁美观。
挡土墙改造成为承载乡村文化的新载体。在与村委干部反复沟通后,团队确立了以“村史叙事”为核心的墙绘主题。方案计划移除破坏结构的藤本,补植观赏性开花植物,墙体则绘制三大内容:村史杰出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生动的农业生产文化场景。初步设计的农耕主题墙绘,用鲜艳色彩和层次构图再现“播种”“插秧”等场景,力求与周边环境融合,打造既美观又富教育意义的文化景观。
图为突击队设计的西联村挡土墙和农耕文化主题墙绘效果图。郭紫岚 供图
“大学生们很专业,也很实在,提的方案考虑了我们的成本问题和实际需要,比如用香草驱虫、合理利用硬化地,这些点子很接地气。”一位参与交流的村民评价道。何廷聪和陈福勇等村干部也对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吃苦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设计方案为后续的落地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万宝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