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法”味集市点亮秧田夜生活

发稿时间:2025-10-13 11: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法治夜市添烟火,普法集市润民心。日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育青苗”实践队联合湖南省浏阳市秧田村村委会,在耕读文化馆前推出“法治夜市”,以非遗糖画、反诈飞行棋、法治盲盒、法治灯谜、法治贴条等创意摊位,把法律知识装进“烟火气”,让村民在夏夜微风中“赶集学法”,为村民送上一场“沉浸式”普法嘉年华。

图为法治夜市活动现场。刘晋帆 供图

  “烟火气”里飘出“法滋味”——最先升腾的是焦糖香。非遗糖画摊前,队长陈佳执糖画笔,在硅胶板上拉出金黄糖丝,三两下便凝成一个“法”字和一个迷你天平图案的糖画;孩子们接过“正义之糖”,舌尖先尝到甜,心里便记下了“公平”二字。

  甜味未散,墨香接力。紧挨着糖画的长案上,宣纸已铺展,村民焦爱棋俯身挥毫,墨香混着焦糖味在夏夜里升腾,她一气呵成写下“法润乡土”四个大字,举向镜头:“祖辈靠耕读传家,如今更要让法治扎根田野。”糖画甜在舌尖,书法刻在心间,法治的种子悄悄落在秧田村的土壤里。

图为队长陈佳制作糖画。陈颖 供图

  甜味与墨香顺着人潮往前涌,便听见骰子“嗒嗒”作响。“虚假投资后退三格,识破诈骗前进五格!”反诈飞行棋棋盘前,三年级学生李同学掷出骰子,兴奋地指挥“棋子”避开“刷单返利”陷阱。村民围成一圈,时而为闯关成功鼓掌,时而因“落入圈套”唏嘘。实践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土地承包、婚姻继承等条款改编成任务卡,村民在角色扮演中“沉浸式”学法,全程参与的村里便利店的老板罗双感慨道:“原来法律也能这么接地气!”

  “遇到家暴怎么办?”“土地流转合同要注意啥?”法治贴条互动摊位前,一张张便签纸贴满白板,形成一面“村民智慧墙”。“写下的不只是困惑,也是经验。”实践队指导老师胥从笑说。

  便利贴密密匝匝:有人写下“反诈口诀记心间”,有人分享“土地流转三看三不写”的土办法。旁边的答疑咨询点队员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手册逐条讲解,将“法律明白人”留在了村口,让普法真正不断线。

  “靠近一点,笑一笑!”普法摊位旁的摄影区,快门声此起彼伏,为这场烟火法治夜按下最后一声节拍。村民王阿姨一家三口举着答题赢来的法治盲盒奖品拍下全家福。“孩子说要把奖品送给爷爷奶奶,让他们也学学防骗知识。”王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图为村民合影。彭麒翔 供图

  从“三下乡”到“常下乡”,关键在把“一次活动”变成“长久陪伴”。据悉,此次“法治夜市”是“法育青苗”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的系列活动之一。团队前期走访发现,农村法治需求呈现“生活化、场景化”特点,于是创新推出“夜市普法”模式,将法律服务融入赶集、纳凉等日常场景。夜色渐深,法治集市的灯火却愈发璀璨。村民散去时,手里多了糖画、礼品,更添了几分“遇事找法”的底气。正如秧田村支书所言:“这场夜市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夜,更点亮了群众心中的‘法治灯’。”(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刘晋帆 陈颖)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