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三下乡” 绘就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发稿时间:2025-11-10 14: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暑期,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匠心领航”志愿服务队的10名学生与2位带队老师,深入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龙门畈乡,开展了为期5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聚焦科技启蒙、红色传承与安全守护三大核心,以精准化、互动化的服务模式,为乡村注入多元活力,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下乡:3D打印与趣味实验搭建“科学桥梁”

  “原来动画片里的机器人,真的能一点点‘长’出来!”龙门畈乡理论宣讲室内,孩子们围着一台正在工作的3D打印机发出阵阵惊叹。这是服务队科技下乡活动的生动一幕。作为科技服务的核心内容,3D打印技术展示让乡村孩子们首次近距离触摸到前沿科技的脉搏。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将提前设计好的卡通模型、小动物造型输入打印机,随着喷头逐层堆积材料,原本虚拟的图案逐渐变成可触摸的实物。“这是打印的小兔子,你看它的耳朵是空心的,但能站稳哦!”志愿者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孩子们争相伸手触摸刚打印好的成品,眼神里充满好奇与向往。一个四年级学生兴奋地说:“我长大也要学这个,打印一个会动的机器人!”?

图为小朋友们观看“3D”打印过程。张晨星 供图

  服务队还将科技课堂搬进教室,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学实验课。烧杯、滴管、磁铁、气球等常见物品,在志愿者手中变成了“魔法道具”:“会吸水的杯子”演示大气压原理,“浮起来的鸡蛋”解释密度差异,“气球动力车”展现反作用力……孩子们分组动手参与,在观察气泡升腾、颜色变化的过程中,轻松理解了课本上抽象的公式。“原来科学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能玩、能摸的!”参与实验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体验让他们对科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志愿服务队队长王付蝶表示:“乡村孩子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相对较少,我们希望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帮他们打开一扇科技之窗,种下探索的种子。”

  文化下乡:红色故事与手工课堂共筑“精神家园”

  “方志敏爷爷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时,心里想的是让所有孩子都能过上好日子……”龙门畈乡的一间教室里,志愿者正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故事,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

  此次文化下乡活动以“红色传承”为主旋律,服务队提前调研当地红色资源,梳理出以方志敏事迹为核心的革命故事脉络,并串联起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重现革命岁月。“我们特意加入了‘小萝卜头’等与孩子们年龄相近的革命小英雄故事,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负责文化活动的志愿者介绍道。

  为让红色文化更易被孩子们接受,服务队创新开设了“红色中国结”手工课程。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红绳、剪刀等材料,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织象征团结的中国结。“这个结要绕三圈,就像革命战士们紧紧抱在一起,才打败了敌人。”志愿者将编织步骤与红色寓意相结合,孩子们在穿线、打结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团结”“奋斗”等红色精神的内涵。

图为“匠心领航”志愿服务队队员指导小朋友们制作中国结。张晨星 供图

  “我要把这个中国结送给奶奶,告诉她这是用革命的颜色做的!”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举着自己的作品说。当地村干部表示,这样的活动让红色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为乡村孩子的精神成长提供了丰富滋养。

  卫生下乡:防溺水教育与场景模拟筑牢“安全防线”

  “村口的池塘看起来水很浅,但底下可能有淤泥和水草,一旦踩进去就会陷下去……”服务队针对乡村夏季高频安全隐患,开展了防溺水专项教育活动,用贴近实际的方式为孩子们筑起安全屏障。

  活动中,志愿者结合龙门畈乡河流、池塘多的特点,通过PPT展示真实案例:“去年夏天,有个孩子偷偷去河边玩水,不小心滑进深水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让孩子们意识到溺水的危险。随后,志愿者重点讲解“防溺水六不准”: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监护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每一条准则都配上乡村常见场景的插图,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为什么不能做”。

  为强化记忆,志愿者还组织了情景模拟游戏:“如果看到同学掉进水里,你该怎么办?”孩子们有的说“喊大人”,有的说“找绳子”,志愿者及时纠正“自己下水救”的错误想法,演示如何用竹竿、衣物等工具智慧施救。“原来救人也要讲方法,不能蛮干!”孩子们在互动中牢牢记住了关键要点。

图为防溺水安全教育授课提问和互动环节。供图 张晨星

  当地家长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我们平时忙农活,总担心孩子去水边玩,现在他们自己知道危险了,我们也能放心些。”?

  为期5天的活动虽短,却在龙门畈乡留下了温暖印记:孩子们的书包里多了3D打印的小礼物,手指间缠绕着红色中国结,脑海里刻下了防溺水安全知识。服务队离开时,不少孩子追着车挥手,喊着“哥哥姐姐还来吗?”(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辛聪慧)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