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奔赴他乡寻求出路,这也就意味着非遗主要传承者的外流。为了探究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式,曲阜师范大学“寻遗拾粹”实践队于2月3日在山东省夏津县的马堤村展开了有关非遗的知识宣讲和成果展示,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这次宣讲活动,我选择在马堤吹腔非遗项目的所在地进行,而采访的对象则是居住在马堤村中街的王世祯老先生家。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先生并非是非遗传承人,也并不是马堤吹腔剧团的成员。我宣讲和采访的用意就是为了更真实、更深入地去了解吹腔戏在这个小村庄里的生存现状。
王老先生一上来就把我惊艳到了,年已七旬,凭借着自己对吹腔戏的耳濡目染,开口就是吹腔戏的经典曲目《挂龙灯》的选段,那韵调里蕴含着的欢快和质朴与新年的喜庆气氛完美地结合起来。王老先生精神矍铄,带着马堤人独有的口音,即使曲词并不能一字一句都听清,王老先生中气十足的嗓音却是让我惊叹。
非遗文化,或者再推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老一辈人从童年时期就刻入的血脉记忆。只要你有点感兴趣地提起它们,老人们就会如数家珍似的,为我们一一介绍他们的老朋友,努力激起我们和他们的共鸣。坚守着记忆的老人们又可爱又可叹。就好像,那些老物件、老唱腔、老习俗,渐渐成为了老人们的专属,现在的小孩子们对那些泛黄老照片似的东西都不大感兴趣了。
而在王老先生和他孙女王沐小同学的采访中,我清楚的感觉到,不是这样的,老人们并不是在陪着非遗文化老去,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的接力棒在一代代人里完成了交接,成为下一代非遗传承的领路人。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现如今正青春的中学生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担当。
王沐小同学在爷爷的潜移默化和学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意培养之下,对戏曲、陶艺、汉服等带有中华特色的东西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还很期待以后有机会能掌握一门非遗技艺。这不禁让我思考起如今非遗文化的传承应该走在什么样的路上。
如果是在我进行这次宣讲和采访之前,我可能只会为现如今非遗文化的发展而感到无尽的担忧,觉得非遗传承危矣,即便是国粹京剧也在走向继承困境,逞论是坐落于一个小村庄。但是经过这次深入吹腔戏发源地的马堤之行,我才发现我的一切想法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结果。在这个小村庄里,社会各方无比看重这项非遗的继承和传播。
非遗传承人借助各大网络平台宣传马堤吹腔;周边中小学主动让吹腔戏宣传进校园;当地村委会为吹腔戏业余剧团搭建专门的演出场地;省级和县级文化局为马堤吹腔提供非遗成长基金;还有通过各种途经得知吹腔戏的人们对它保持着关注……
社会实践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实践就是空中楼阁的理念照进现实,用最真实的现状去检验理论,校正理论,从而用更加科学完备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改正了非遗传承的认知偏差,它会让我在以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用更加全面辩证的方式去看待非遗的传承,理清思路。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看清楚了每个人身上非遗文化传承的内在潜力,正如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爱上吹腔戏的王世祯老先生,正如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非遗文化的王沐小同学。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5G让许许多多在“大山”中的非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就要有一份文化自觉,为中国非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衷自豪的同时,也应尽一份力让它们走得更远。(通讯员 郭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