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用青年视角,把平凡又珍贵的动人故事记录下来

  2020年新学期开学,我提前计划毕业作品,一个多月我不断地选题,但始终都觉得少了些什么。

  有一天,我看到一篇关于重庆巫山县下庄村的新闻报道,8公里7年时间,108人徒手攀爬绝壁,才凿出出村公路。

  上面的每一个数字,我都明白,但又无法理解。这些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所无法想象,更无法感同身受的。我当时立刻决定,要去到重庆的大山里看一看,去亲身听听他们的故事。以青年人的视角,把这些平凡但又弥足珍贵的动人故事记录下来。

  

在重庆市马灌镇电商中心直播间体验助农直播,采访村干部老胡。本人供图

  走进渝乡十二村

  一个人,一只背包,一个自拍杆,我就这么出发了。

  探访的第一站是华溪村。在村里,我遇到了与我一般年纪的大学生村干部。她来到这剪了长发,不再化妆,不再穿不方便下地的鞋。她告诉我,她是试着“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这样老乡们会更放心,更踏实地相信他们。

  我还遇到了老地下党员的女儿马培清奶奶,以及很惊讶地发下她给自己定的最后任务。马奶奶说“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什么苦日子都见过了。”奶奶82岁那年,带着全家实现了脱贫。后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独自一个人,去到了渝乡十二个曾经的偏远贫困山村。

  在垫江县,我遇到了因为不愁卖,所以“佛系”卖柑橘的摇扇爷爷,见到了垫江的智慧脱贫产业,看到了千年古县的脱贫风貌,更感受到千年古邑脱贫攻坚中的“寨卡精神”。

  在铜梁区,我去了就业扶贫车间,见到了一车间几十位靠双手带动全家脱贫的阿姨们,感受到了脱贫中的“她”力量。羞涩但自信的“发卡阿姨”骄傲地说“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在树荫村,乡村民宿的老板娘“画家阿姨”,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一项美化工作,鸡圈、树丛、耕地都是她的“画板”。她不是真的画家,但每天却做着美化乡村工作。在看果园的小男孩那,我知道了柑橘与枇杷的交替是季节的劝导,更是适销对路消费扶贫的“果实”。

  在天寨村,我感动于每家每户都主动承担村里一块地方的卫生和美化,贴上了自己“美丽乡村的成绩单”。在“每个人都是美丽乡村负责人”氛围下,村里也形成养老+扶贫的产业生态。在大滩村,一人种田一人饮茶,是我在稻浪湖水中看到的颐养晚年照进现实的模样。

  在忠县,金鸡镇傅坝村,我做了第一次“无声的重走”。第一次找不到村落,却发现遥遥的路是山野大雾里的灯。在白高村,第一次在深山迷路,却发现了村庄在夜里接灯续昼的生机。在马灌镇,第一次体验扶贫电商直播,我却坚持不下来十分钟。

  这些故事,只是我与远远乡之间很少的一部分。现在回头来看,这次旅程的每一步都弥足珍贵。

  山乡的礼物

  走进这些山村,教会了我像山林里耕作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自然的吐纳中,找寻到自己的节奏。在拨雪寻春、阳和启蛰中去听从季节的劝导,欣赏她带来的一切果实,去收获、探索。

  走进山村,带给我不只是美的感受,安于自己,顺应自然,更让一个青年人,从此都有了一份对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现实,该有的牵挂和担当。

  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重庆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年来,重庆累计选派5.71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20余万名结对帮扶干部扎根一线。这么短短两句话不过百余字。我问过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长辈,对于这句话的感受。

  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串数字。我原来也会这么想。

  但我在村里看到的数字,多是用个位来算的,有时甚至是小数点后一位、两位、三位。

  个位数的变化,是马灌镇一天直播8小时可能带来的销量;小数点后一位。是中益乡农产品销售小姐姐每天清点最后精确的数字;至于小数点后的那两位,三位,是华溪村党就业咨询小姐姐,为农户大伯讲了五遍保障补贴金的最后一位。

  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会以固有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曾经的“偏远贫困山村”。似乎只要我们没有重新认识这些可爱的地方。“偏远”、“贫困”、“山村”,就永远都是一个似乎可以理所当然,拒之千里的标签。一个靠想象,永远都撕扯不掉的标签。

  于是2020年到2021年,我花了一年,走过渝乡十二个偏远贫困村落,行走近8000公里,对谈近百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征程中的平民英雄和扶贫战士。做了300个短视频,把我在山村所见到的好的脱贫产品,真实的脱贫细节、动人的扶贫故事,都用影像记录下来。

  2022年伊始,我选择将我与渝乡十二个村落的故事写下来,把那些报道和记录中,从未出现过的真实细节与故事,以00后青年人的视角呈现出来,完成了近10万字的重走脱贫之路的探访随笔。

  去到那里之前,我也曾觉得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那都是发生在另一个地方的事情。这些数字只是数字,故事只是故事。但是今天的我,每次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巩固成果、乡村振兴的数字和举措,真的都是揪着心读完的,我真的太知道那每一个字的份量了。

  我对于发生在山村的一切,不只多了理解、尊重,更多的是敬畏、欣赏,希望能够参与进来。这些山村是有魔力的,只要你去看过、听过他们真实的每天正在发生的故事。你就总会忍不住地想,我能够为他做些什么。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山乡的建设当中,以自己专业,或是文字或是影像也好,希望能够做出一些贡献,哪怕一点点也好,回馈给这个承担着更多挑战但是永远向上、勇敢的地方。

  我总想象2035年的春天。远远乡早已经变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乡村振兴也早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生活水平也不大了,反而大家都更愿意到远远乡来生活、工作。乡村的风貌也比以前更好了,家家户户都说自己住的是高品质宜居乡村。(通讯员 刘施阳)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