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我在大学等你 千名潍坊籍大学生返回家乡义务答疑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9月8日电(通讯员 刘耀台 庞铮)伴随着开学季的来临,哈尔滨工业大学潍坊大学生联合会举办的“我在大学等你”志愿宣讲活动也圆满结束了。本次实践活动从2017年6月10日开始,持续近80天,覆盖了潍坊的4区、6市、2县,共有来自57所高校、125个专业、1100多名潍坊籍大学生参与,累计举办了24期高考志愿填报分享会,4期高考备考巡讲会,累计志愿服务人数超过2万人。

  指路高考,大学生下乡惠万家

  “建设和谐家园”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个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的优秀潍坊籍大学生组成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会公益组织。据实践团队发起人、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耀台同学介绍,成立实践团队的初衷是希望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能提升自我修养和人格魅力,带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氛围的事。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共青团潍坊市委、潍坊市志愿者协会、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在外大学生联合会的支持与响应。

  2017年暑假,实践团队以高中生线上答疑和线下巡讲为主要内容。线上答疑主要面向2017届高中毕业生,主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中的困惑,并传授他们在大学中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经验,让他们可以迅速了解大学、融入大学。线下巡讲主要面向全体高中生,主要解决高中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助力潍坊学子更好地迎接高考。

  线上答疑,高考生报考除困惑

  面对大学放假时间与高考填报志愿时间不统一、学生数量多且分布分散、偏远地区出行阻力大等困难,实践团队决定采用地区QQ群和高校QQ群相结合的形式,将不同地区、不同志愿的考生分配进不同类别的QQ群,然后招募对应的志愿者进行答疑,让广大高中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中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一对一的解决他们在填报志愿中遇到的问题。

  据统计,线上分享会共举办了21期,接受了近2万名高考生的咨询。志愿者们先引导考生进入地区群,之后再根据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转入对应的大学群开始答疑。为了提高答疑效果,实践团队还举办了3期面对面分享会,为免费师范生、农村特招生和艺考生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回答.

  在本科志愿填报结束的那个晚上,许多潍坊学子和家长都纷纷对志愿者们表达了感谢。“我和孩子他爸都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怎么填报志愿,这次真的多亏了你们,要不然我们俩可真不知道怎么办了”,一位来自诸城山区的考生家长动情地对志愿者说。负责给她孩子答疑的志愿者对这个小男孩印象也非常深刻,“每次答疑的时候,他总是准备地非常充分,答疑过程中,我了解到他的奶奶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心脏病去世了,所以他一直很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结合他高考成绩,我向他推荐了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希望他将来可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去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一位负责此次线上咨询的志愿者感慨道:“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不仅是学弟学妹们的感谢,也不仅仅是完成这项工作后的自豪,更多的是看到孩子们和家长们在咨询结束后那灿若星辰的笑靥。”

  “我非常感谢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来帮助我,所以到了大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到假期了,我也要去帮助别人”,一位刚刚填报完志愿的考生在群里这样说道。据志愿者们透露,这个高考生很早就在群里确定了自己的志愿,之后他就积极投入到帮助他人的队伍中,为志愿者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传递爱心,延续希望,相信爱的同心圆一定会在志愿者和受助者之间越圈越大!

  

参与活动的优秀志愿者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耀台 摄

  线下巡讲,高中生备考解疑难

  除了线上答疑,在潍坊市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从1100余名志愿者中筛选出来的12名主讲人,还为当地的500余名高中生带来了一本本高考备考“秘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2016级本科生李振东,在高中入学时学习成绩仅位于年级中游,经过三年的努力,在高考时一举夺得所在高中的理科状元,圆了自己的名校梦。他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在场的高中生们基础的重要性。他甚至走下讲台,走进同学们中间,对在座的高中生说:“做题不要一味的贪多求快,只有打牢基础,以后才能振翅翱翔。”

  除了这种“学渣逆袭”类型的主讲人,还有各种“领域精英”类型的主讲人。高考数学150分的王嘉豪同学向家长及同学们做了以“兴趣·效率·提升”为主题的演讲,为不同分数段的同学提供了不同的数学学习方法;高考语文作文满分的王亚萍,从自己从小就喜爱阅读讲起,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阅读在孩子成长以及语文素养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就高考语文写作介绍了一些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耀台以自己曾经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体会为基础,向大家介绍了自主招生考试的流程,并就每个流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为更多“偏才怪才”提供了一条新的大学之路。

  

实践团队在潍坊市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线下巡讲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耀台 摄

  此外,志愿者们还深入偏远乡镇,为那里的高中生带去先进的学习方法和备考方略,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早日走出乡村,步入大城市。

  “该活动非常有益,能够聆听这几位优秀大学生的经验之谈,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能从他们的不足或失误中学习教训,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谢谢!”一位家长在听完讲座后激动的在留言卡片上这样写道。作为主讲人的郑安竹,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而且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潍坊籍大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成就感,我现在活力迸发,期待着在外学好本领之后回来投身家乡建设,努力打造更美潍坊!”

  “我们之所以想到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以我们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回顾我们学习、成长道路上所走的岔路、弯路、错路,让这些在我们身上所犯的错误不要一届届的流传下去,让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更好的成才”,实践团队的负责人之一李玉林说,“每当看到家长和孩子们低着头抓紧记录着主讲人说的各种学习技巧,看到他们疑惑解除,豁然开朗的笑容,我和各位志愿者们的内心真的是比喝了蜜还甜。”

  共青团潍坊市委志工部部长缪晶晶作为嘉宾也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她鼓励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志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实践团队在潍坊四中举办大学生新生论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耀台 摄

  展望未来,志愿者挺身肩重任

  从身边最熟悉的小事做起,是这一系列志愿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正如团队负责人之一马丽所讲到的,“当前大学生缺少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为更多潍坊大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对于广大高中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中生,全力解决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备考方略等方面的疑问,为他们更好的备战高考、融入社会助力。”

  “我们知道,这条路走下去很难,但我们的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语。放弃是一个念头,而永不放弃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我们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以志为愿,勿忘心安”,刘耀台在活动最后的总结会上向大家这样说道。实践团队其他队员也纷纷表示,今后他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远,同时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真正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华锡 朱灏(学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