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泉州3月29日电(通讯员 林彤颖)1月25日,闽江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蟳埔簪花映海丝,文旅融合谱新篇”实践队在姚佳艺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泉州市丰泽区,在参观蟳埔村过程中,通过体验蟳埔“簪花围”、了解当地习俗等形式,感受蟳埔民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融合发展,探索蟳埔簪花文化的“出圈”为当地带来的变化以及发展机遇。
走进簪花老店,体验蟳埔芬芳
闽南的海风悠扬,蟳埔,这个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的小村庄,见证了曾经无数商船的繁忙往来,也见证了把浪漫与春天戴在头上的“蟳埔女”。
“蟳埔女”极具海丝遗风的头饰被称为“簪花围”:将头发盘成海螺状,穿上一支象牙簪,再用鲜花的花苞串成花环。小花蕾多用淡雅的含笑、白玉兰、柚子花,一般要围上三四圈;随后插上鲜艳的粗康花、素馨花或者绢花。
初入蟳埔女服饰头饰店,引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簪花服饰头饰,“梳圆髻,带花围”,盘发、挑衣服再簪花。蟳埔女头上的簪花围,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和历史记忆,既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也是泉州海洋文化的缩影。
图为黄晨老师接受实践队员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巧凤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簪花阿嬷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巧凤 供图
古老的海丝元素赋予了这个闽南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女士们以戴花为美为荣,她们自信自爱、勤劳善良、生生不息,她们始终保留着头戴鲜花发簪这一习俗,既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和历史记忆,也是对古老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百年“蚝壳”古厝,弘扬非遗匠心
航船满载中国货物运往各国,返程时留下的压舱物——蚝壳也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踱步走在蟳埔村中,放眼望去是一堵堵像鱼鳞似的独特墙面,这就是蟳埔村的特色建筑——蚵壳厝建筑,建筑主要是用蚵壳、砖石组合砌成的。利用所处位置独特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用蚵壳墙体取代普通的红砖墙体。
充满异域风情的“蚝壳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文化印记,而如今,新的时代正不断赋予这座千年渔村新的特质。秉持有“千年砖、万年蚵”的美誉,海天间,蚝壳厝在阳光下依然熠熠生辉,浪漫自由的蟳埔女依然辛勤劳作。历史和现实仿佛瞬时交汇,古泉州“潮涨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盛景象在这一刻愈发真切。
图为蚵壳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巧凤 供图
泉州人文 蟳埔人家
这座静卧在泉州湾入海口的风情渔村,因海而兴,也向海而生,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海丝文化遗留下来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成为非遗的一枚海之明珠,至今在渔村里熠熠生辉。
漫步在小村庄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的不仅有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还有摆摊吆喝,辛勤劳作的蟳埔村民。不一样的面容,不一样的方言让这个小村庄充满了不一样的色彩,但那一头夺目的簪花围打破了这之间的阻碍,让四面八方的人们共同追寻“头上花园”的浪漫。
图为蟳埔村阿嬷在辛勤劳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巧凤 供图
实践队员在村庄里采访到多位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大多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蟳埔簪花这一文化,对于簪花体验的性价比都表示了肯定,也有游客反应蟳埔村的交通以及对外食宿应做出进一步的改善。但当实践队员问及对簪花文化真正底蕴的了解时,大多数游客都表示没有深入了解。
在走访当地村民时,村民们用切实朴素的语言告诉实践队员,自去年簪花“出圈”之后,蟳埔村突然就“火”了,小渔村热闹起来,店铺的生意也越做越好。村民们还表示簪花文化这一非遗技艺应当得到正确的传承与发扬,这不仅承载着他们几代人的情感记忆,也承载着对古老民族文化的尊重。
漫步蟳埔村,可见“今生戴花,来世漂亮”的标语。这是蟳埔女对生活充满热爱、“活得漂亮”的体现。这些祝福的花儿会穿越时空,在蟳埔人的发髻端头,迎接新的春天。
本次蟳埔之行,实践队员们跟随蟳埔文化,对古村、蚵壳厝、妈祖庙等进行实地探索,感受簪花文化的“出圈”为小村庄带来的变化与发展机遇。实践队员从更广阔的历史维度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创新,感受到传播发扬传统文化中应把握核心内涵,应平衡好市场需求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