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海子曾说,“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心全益赴阜南县“赤橙青年”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2022年7月8日起,我和大家一起来到了阜南县方集镇中心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

  在接近支教开始的几天,不安就像潮起潮落的波浪不时地涌上我的心头。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更多想要的是走上讲台给孩子们教授知识,但是因为报名时的胆怯和希望锻炼自己的文字能力选择了宣传工作。原以为宣传员只需要参与活动后写稿件即可,不料还需要走进课堂,在教室的不同角度按下快门键。从最初的不安到后来镇定自若地拍摄任何角度的照片,也只是过了两三天而已,却让我有一种莫名的自豪与成就感。

  选择了宣传工作,我并不后悔。但当下课后一位学生问起我会教什么课程时,看着他期待的眼神,“我只负责宣传工作”明明简单的几个字,我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其实,当其他支教老师充满自信地站上讲台时,我或多或少还是有些羡慕。羡慕他们可以和学生互动;羡慕走在路上,学生会在喊“老师好!”的前面加上他们的姓。每当夜深人静地时候,自己也会想一想,会不会有学生在开课第一天的时候记住了我的名字呢?

  所幸,不可预料的未来也是会伴随着好坏不定的意外,而这意外或许会满足我们的期待。当地的教务处主任告诉我们可以选择跟课,与相应的老师对接后即可代老师上几节课。同时,正巧负责心理指导课的支教老师感冒嗓子哑了,于是我替她讲了半节课。半节课的时间并不长,却也让我更加地靠近孩子们。看着他们课上的种种表现,就好像回到了我的初中课堂,他们的眼睛中透着对未来的想象与希望……

  在记忆的长匣里除了磕磕绊绊的工作、活泼富有朝气的孩子,还有一群让我回忆满满的队友。我们朝夕相伴,从上午七点四十分正式工作,再到晚上十点钟的离开,我们一天中至少一起度过了十四个小时。我们一起烧过饭、刷过碗;我们曾在六点钟还没下山的夕阳下结伴,走过四十分钟的路程去镇上吃晚饭;我们玩过游戏;我们也在风扇哗哗转的办公室里经历了十多次日常例会……习惯了独来独往的我,集体生活也让我有了几分眷恋。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相约着来年再见。

  就像开头海子说的那句话,时间飞逝地太快,让我们来不及抓住她的衣角。原是两星期的支教活动,却因附近疫情,在7月17日下午没来得及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说一声“再见”便匆匆结束。时间仿佛定格在17日下午他们放学的身影,大家都期待着明天的继续。夜里老师还在谈论着孩子们的未来,想带他们看一看更多外面的世界,想交给他们更多的信念和学习的动力,希望至少有一天他们在回忆的时候,记得曾经有人在他们心里播洒过阳光。

  十天太短,短到无法记录下四个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笑脸,短到还没来得及再和他们谈谈理想和未来便已接近尾声。十天或许很长,长到足以传递希望、温暖心房。我们怀揣着期待而来,通过制定系统的教学课程和有序的工作分配,希望为山区孩子送上希望;我们带着理想而去,愿意通过今后的努力,影响到更多还处在迷茫中的孩子。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赤橙青年”团队在这里因热爱聚集,十天意味着支教的结束,但也是一次新的启程,愿我们奔赴更加灿烂的未来。(通讯员 朱鑫玺)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