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跨越两千多公里的一场宁夏支教

图为全体支教队员合照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闫甲 供图

  壬寅年七月九日,我推着玫瑰金的行李箱,揣着兴奋坐上了绿皮火车;壬寅年七月十二日,我的脚步落在了宁夏的土地上;壬寅年七月十三日,我坐在小桌子前招生;壬寅年七月十四日,我开始了第一堂课,开始了我为期21天的支教;壬寅年八月三日,支教结束;壬寅年八月四日,我离开了宁夏这个小小的草滩村。少年二字,与平庸相斥,我想把这一场烂漫,记录下来。

  如果时间没有节点,大概这一场经历,会是我愿意周而复始的最好体验。突然想起,刘同在《向着光亮那方》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决意去做一件事情,就不要再问自己和别人值不值得,心甘情愿才能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才会义无反顾。”就是这样,我义无反顾的,付出时间,献出精力,经历选拔,站在了宁夏这片热忱的土地上。

  在开始书写支教的心得体会前,我浏览了这21天所用心阐述的支教日记,回忆的暖潮在这秋天初始席卷而来,这个盛夏,我在热爱纯粹中奔驰,又在忙碌艰苦中嬉笑,青春的最好诠释,大概就是这样子的苦中作乐,又意义非凡。曾经有这样一个半命题作文,有什么,才有远方。我现在能够很认真体会到我填进去的那个词语,有绵延不绝的渴望,才有远方,我在支教这简单的十五画构成的旅程中,我在每一处夹缝中寻找到了我的渴望。我渴望看到小一二班孩子们的童真,渴望他们简单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渴望他们在白色纸上用彩笔点缀的梦想,渴望他们小手传递的温暖,渴望他们用雪花片拼接的未来,渴望他们内心最最可贵的单纯和善良;我渴望小三小四班的感性,渴望他们在懵懂中乱撞,渴望他们用生疏的笔画写着思念和不舍,渴望他们抬头看板书低头记笔记的模样;我渴望小五班的坚强,在受伤的时候咬紧牙关,渴望他们的倔强,在每次活动中的崭露头角,渴望他们的精彩演绎,像是把某种情感展示在众人眼眸里一样。那一张张与众不同的小脸儿,那一种种我们不断揣测又在接触中熟知的性格,坐在小小平方的教室里,跑在被蓝天和阳光映衬的文化广场上,脚边扬起的灰尘颗粒,都在和每一个孩子打着趣儿玩耍。

  我还会渴望什么?渴望迷失在每一场活动策划的道道风和日丽里吧。趣味运动会,袋鼠跳中不断蹦出的是扬传千里的笑声,乒乓球接力中是那紧张颤抖的小手儿,背靠背夹气球中是合二为一的团结感,解手链中是柔软又智慧的体现;爱心体检,体重秤的指针不断转动,身高测量计升高又下降,拿着小柄遮住眼睛又不由自主张开的小嘴儿,看着乱七八糟的点点画画判断着什么动物数字,正式又严肃地探进屋子做心电图;职业体验日,略显乏味又满腹墨水的生物学家体验点,略显烧脑又聪明判断的警察体验点,略显好笑又牢记常识的医生体验点,职业不分高低贵贱的清洁工体验点,主题是“我的梦想”的长卷绘画,稚嫩地写着想成为什么,稚嫩地签着自己的名字,稚嫩地让彩笔在白布上晕开,好像没有什么能束缚住我们的“仗剑走天涯”;闽宁一家亲,闽宁之情,山海为证,木偶演绎,真情实感的话剧展示,福建宁夏这跨越两千多公里数的浪漫情长;末日地球逃离计划,纸张变星币,垃圾小分类,变废为宝,在紧张的活动背景氛围烘托下,在同学们的不断努力坐上飞船前往彼岸星,保护环境的口号也渐渐地深入人心;应急安全密室大逃脱,我们沉浸式玩耍体验,在“红红焰火”火灾屋里对常见火灾情况有一定认知,在“瓦片掉落”地震屋里破解密码逃离危险,在“解救大战”用电安全屋里拼尽全力拯救NPC,在“泥流堵路”泥石流屋里通过接力拿到水源,在“满腹墨水”知识大讲座里认真听讲。每一次活动,都像是填满了若有所思的支教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长大,又不断勇敢地追寻……

  同样,我渴望着,从祖国的东南到西北,我身边恰恰好是这群可爱的人儿哇。如果说,生活有未完待续,那么这群人,会是我想要一直结交到头的朋友。这段能够释放天性的浪漫生活,飘着乡村味儿的寡淡生活,被课表架着奔走在小道上的生活,正是因为身边站着一群别样的同龄人,才恰恰好勾勒出,别样有趣的支教日子。《你好生活》中曾道出一个事实:和合拍的伙伴玩再无聊的游戏也能笑得像个孩子。在每次家访回来的路上,见天盖下的乌云,肆意刮乱的发丝,欢声笑语的我们,是在风尘和赶路中的稀有的“肆无忌惮”;在每次放学回家的小道上,笑声在落日下缓缓而来,随风随叶吹进这暖气里;在每次吃完饭开会的时刻里,笑声打破了寂静的黑夜笼罩,把宁夏的星星都震亮了几分;在每次捧着一小块西瓜,将籽喷射在干巴巴的泥土地上,还在乐此不疲地较量;在每次拎着蔬菜摇摇晃晃地走在望不到头的途中,嘴里不断埋怨着嘟囔又好笑地想着做什么美味佳肴来喂饱这十几个人的肚腩……我将永远永远记得,没上好课,在自我责备中的失重感,被队员在我的肩膀上拍着的指尖温度,队员巨大身躯企图挡住所有人的视线,队员扔过来的卷纸在木板铺上滚了几圈,队员递过来的白色小风扇转着在说不哭所治愈;我将永远永远记得,给队员准备生日惊喜的用心付出,那白花花的饺子,“卧蛋藏肠”的一碗泡面,精心雕刻的西瓜蛋糕,不合时宜的巧克力寿桃,人间温情不断在这十九个人儿中碰撞,砸出荧光,一不小心点亮每个人离家失意的心膛;我将永远永远记得,厨房里一直用完的耗油空瓶,还有不知是什么区别的老干妈辣椒酱,我们滋滋滋的炸蛋声,翻炒不动的包菜,黏糊在一起略有烧焦的土豆丁,总有几个悄咪咪的队员打着品尝咸淡的旗号,钻进这香味四溢的地方,我们能尝到,祖国各个地方的不同特色味道。可曾知道,我渴望寻找,同频共振的人,我现在已经找到。

  而我自己呢?倘若让我给我的这一场支教附上一个词语,我想大概是治愈叭。换在一年前,我绝对想不到2022年的盛夏,我会去做一件很浪漫很哇塞的事情。一个一直呆在父母身边寸步不离的女孩儿,扑哧地跑到祖国的另一方,本是慌张又不断犹豫不敢迈出的性格,却能够鼓起勇气去尝试一个人独当一面,治愈了自己的畏畏缩缩;以前总会因为一点小事多愁善感徘徊不前,在我和那么多女孩子相处中我发现大家都很直率,我应该和更多的积极向上敢闯敢拼的力量接触,治愈了我的扭扭捏捏;我本对很多人都有很多的防备,可我感受到太多的爱和温暖,治愈了我不合年纪的独自排外。好像,我越来越靠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了,抬头看到的是理想远方,低头看到的是生活琐碎。我要既可以持笔满腹文采,也要可以柔情释怀,我要既可以自信洒脱,也要坚持勇敢。支教治愈了我所有个性上的欠缺感,让我好像“拨开迷雾”,未来的路漫长,我已经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这一路,何尝没有疲惫感,我们也会对宁夏的晚霞和星星不敏感,对日复一日的早起晚休热情殆尽,对孩子们挤不出微笑,对备不好课暗暗生气苦恼。对外面的生活无限期待,期待夏天独有的气泡味和冰空调,期待夏天的精心打扮和夜间漫步,期待夏天的水浪扬起和落日沙滩,这些落差感像是调皮的小人,在每个人心底乱钻,可它们对于我们而言,始终没有胜算,因为我们,是义无反顾地,站在这充满魅力的宁夏草滩地上。究竟什么画面才能够组成一个值得回忆的夏天?是成群结队红色社服穿梭在玉米地,是早上起来刷牙闻到厨房油饼的味道,是扛着大葱还乐此不疲地拍着蠢照,是和夜间的北斗七星说着你好。我们侧耳倾听夏天在说什么,让宁夏的风替我回答。

  时光总像林花谢了春红,脚步太匆匆。宁夏的日落,烘干了我内心的心事杂质;宁夏的星星,点亮了我小小的梦想野心。远方还在远方,支教的结束,亦是重归于零的开始,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路上,拥有暖阳,拥有微风,也有细雨,更有成长。沿路走时,不忘彼时的草滩初衷和纯粹叭!(通讯员 林艳君)

责任编辑:杨晴